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抬眼看,滔滔碧波,一望无际。太阳不知道躲哪儿去了,没有日光,海涛声越发隆隆。
林小麦唇干舌燥,吞了一口唾沫,觉得心中有股热血突突往上冒,焦躁如她,又不自觉把长发往耳后捋了一捋。黄爱军继续说:“余傻子是很后很后的事了……江美村里的人,都是屯兵的后代。也许是血脉中带着那么一点勇悍血性,后来的历次革命战争中,江美村参加的人最多,流的血最多……直到现在,也是这一区主要的兵源地。”
“就刚才,刚才柳四婶和她连着的两家邻居的门楣上,都贴着光荣之家的红牌牌。这是家里有行伍之人才有的。柳四婶没有提到她的二儿子吧,那孩子就是送去当兵……然后抗洪的时候,牺牲了。”
众人顿时沉默下来,林小麦心情有些沉重,不由得向着柳四婶家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中多有肃穆。麦希明说:“我在外面的时候,经常听家父家母说起当年先烈种种热血往事。比如说,‘金色的鱼钩’啊,比如说,‘一个苹果’啊,比如说,‘炒炒面和冻土豆’啊……那时候年轻气盛,总不耐烦,且认为父母说的太假,世界上不存在这样夸张的人和事。”
黄爱军问:“那后来呢?”
麦希明说:“Gap-ear的时候,我选择了绕着国内一圈。期间去了一些博物馆,看了很多纪念碑,才发现我爸妈跟我说的那些……竟然不是故事,而是往事。”
黄爱军点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嘴角边始终泛着一丝微笑:“麦总有对好父母啊,多少人出去了,就是冇尾飞舵,一去不回头。还有一些,甚至数典忘宗,干起那丑化祖国的事情来。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些人,连狗都不如!”
麦希明呵呵笑了两声,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不过近年来到了外面的,反而越发感觉到国内的好来。以前的人喜欢留在外面,现在大家都是数着日子等学成归国。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真好。”
李运凯站在已经洞开了的门前,回身冲着他们挥手:“喂,过来吧——外面太晒了!”
一边走在前面引路,黄爱军一边说:“这儿既是前清遗留下来的兵营,还留了许多侉子习俗,比如说,擅做面食,又比如说,从本地演变出来的名菜——‘双海奇兵’。”
走进了门,一股凉意扑面而来,隔着二门清晰可见一楼大厅的陈列厅格局。林小麦好奇道:“双海奇兵是什么菜式?倒是没有在粤菜宴席上看到过……”
黄爱军说:“选新造的精面粉,用电铛子烙出烟韧有嚼头的好大饼来,切块。这儿的海是穷海,没什么鱼,唯独鱿鱼最多。吊起来的鱿鱼,打成墨鱼饼。切好包菜、洋葱、豆腐干,先把这些配菜在加了底味的锅里炒出香味来,再放墨鱼饼和冰块一起炒。切记最后要焖几分钟,全部入味了之后,就是这道菜了。”
林小麦笑了起来,恍然道:“这不就是大饼炒墨鱼饼嘛,取了谐音,难怪叫‘双海奇兵’呢。”
麦希明说:“双海又是什么说法?”
黄爱军说:“其实,两位都是勤行里的行家,应该一听就知道,这道菜严格来讲是脱胎自北方的著名小吃炒饼。只是融入了当地做法而已。所谓的‘双海’,也很简单,江鸥岛横亘在出海口上,朝里是内海,朝外是南海,这不就是‘双海奇兵’?——这是一道从前朝屯兵流通至今的食物。”
“以及,我不是信口胡编的啊。”黄爱军看着麦希明,很是节节分明地说,“我筹办这个小型当地博物馆的时候,曾经特意去查过当年的文献。最后在已经撤掉了的江美小学退了休几十年的老校长找到了来历出处的。文本的复制本就在这海鸥楼里,一会儿跟我来看看就知道了。”
走进了海鸥楼一楼,林小麦眼前一亮:“这是个博物馆?”
李运凯得意地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我们自己出钱投资,江鸥岛人自己的博物馆——纯公益性质的!这儿展出的图片、实物、资料……全都是三条村的村民自发捐献的,还有一些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会设法弄到复制版或者在可承受范围内直接购入。虽然做的时候受了很多非议,但做出来之后,成了我们旅业的一个最大亮点,好多文青就冲着‘楼下博物馆,楼上旅舍’这个点来订房的。”
朝着头顶上指了指,林小麦惊讶道:“这儿也是旅店么?”
李运凯笑道:“是的,上面三层,一共有十二个房间,比租别墅便宜很多,是针对另一个客群的。感谢村集体,用很便宜的价钱把这一块租给我们,而且还是十五年之久。我才有信心大刀阔斧地给它们进行改造啊。”
听着那真心诚意的说话,林小麦不禁莞尔。展馆不大,打个喷嚏的功夫就走完了一圈,在楼梯口,黄爱军证明自己刚才说过的话似的,指着楼梯口的醒目展柜说:“呐,这就是刚才提起的那本书。”
看了一眼泛黄的书页,林小麦笑了起来:“哇,竖行繁体没标点,费眼哦。”
麦希明端详一会儿,点了点头笑道:“军嗜食饼,总兵季氏劳之……记录得蛮详细嘛。”
林小麦惊讶地眨了眨眼睛道:“老板,你看得这么快?”
麦希明说:“我们有部分华文书籍还是用竖行繁体来书写的,区别就是多了个标点。这种没有标点的,也还凑合看。”
看着那张一脸当然的帅脸,林小麦是真无语了,加快脚步跟着黄爱军往楼上爬去。沿着弯弯曲曲窄窄的石头阶梯蜿蜒而上,每上一层楼,楼梯尽头还带有藏人的凹陷。如今伏兵不在,反而成了歇脚拍照的绝佳角度。满屋成本不菲的满洲窗,却是李运凯的创意巧思。
除此之外,楼内处处可见匠心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