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以利益聚人心,那样的改革不过是换下一批人,又上来一批人罢了。”转
儒门向来羞于谈“利”。
陈勤之虽然知道治理国家离不开利益二字,但他还是认为道德才是真正的基石。
他认为,以利益聚集的群体,最终的目的也是利益。
这样的改革,显然只会更糟。
而听到这样的评价,冯一博却丝毫不慌,笑道:
“改革改革,自然就是改旧革新,不论新旧,都要有人管理,所以只要换下一批人的同时,立下新的规矩,再缝缝补补,不就又是几百年?”
他想要的改革,自然不是王安石那样费力不讨好的方式。转
在他看来,王安石就是在错误的社会环境下,有一颗革X的心,努力做着改革的事,用的却多是改良派。
这位拗相公想要的,远比能做的多太多,能做的又用错了人。
这可能就是王安石失败的原因吧。
北宋时期仁宗无后,致使帝王世系改变。
接任的英宗面对曹太后和韩琦、富弼这样的组合,被压的死死的,完全无法掌握话语权。
好在,宋英宗很快就没了。
可惜的是,他儿子神宗登极也不比他的处境好多少。转
他面对韩琦的时候,韩琦已经是三朝元老。
主弱臣强局面,让“心有大志”的神宗急于做出一些改变。
他需做点什么,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
好在,他这个时候能做的很多。
北宋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等,就没有没问题的地方。
别的不说,只“三冗”,西北二虏,再加上严重到畸形的土地兼并。
这三座大山,各个都有动摇社稷的可能。转
这个时候,神宗,或者说大宋,就需要一场变革。
王安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启了变法。
看起来,社会环境好像到了可以变法的时候。
可惜,神宗空有大志,却没有决断。
一个优柔寡断的君主,是不可能支撑起一场变法的。
现在的大魏,除了国土大一些,其余各种问题比起大宋没好到哪去。
可恰好是幼主登极,代表皇权的太后就是冯一博的人。转
这个时候,不正是改革的大好时机?
让大魏变得更好的同时,也能获取更大的话语权。
不管为了她们母子,还是为了自己。
何乐而不为?
听到冯一博的话,陈勤之哂笑道:
“没想到,侯爷还懂针线活?”
面对这样的嘲讽,冯一博只当清风拂面,笑道:转
“毕竟阁老这样老成持重,一心为国得人太少,若无利益关联,怕是难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