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架空历史 / 厚照大明 / 第九章 何为师者(2/3)

第九章 何为师者(2/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殿下请讲。”杨廷和躬着身应道。
  “《武经总要》和《武经七书》,你可曾读过?”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汇编,并官方颁行的兵法丛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共七部。
  自北宋后,这套兵法丛书便是武学必读书籍。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殿下提及的均为武学典籍,臣虽有耳闻,却未曾览阅过。”
  “那你可精通骑射?”
  “臣能骑马,拉弓射箭只能十中一二。”
  “刀枪剑戟可会?”
  “臣不会。”杨廷和也不虚言。
  “天文地理,岐黄之术,又如何?”
  “……”杨廷和嘴角动了动,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也没涉猎,是么?”朱厚照已替他回答。
  在杨廷和的默认中,朱厚照摇了摇头:“那老杨你到文华殿来,传何道?受何业?解何惑?”
  “……”杨廷和满脸错愕。
  “古人曾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各类典籍、历朝史书,孤读过不知凡几。”朱厚照又道。
  少顷,朱厚照更指了指挂于墙垣边的满布字迹的宣纸:“就如习字,难道孤如今仍要他人教怎样落笔、如何行笔和何时收笔不成?”
  杨廷和无言以对……
  ---
  再次将杨廷和“赶走”,朱厚照却没太在意。
  按大明的选人用人准则,杨廷和确实是人才,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理应有其用武之地,朱厚照对此亦不否认。
  不过,朱厚照不会让他成为自己的老师,名义上的也不行。
  上一世,朱厚照看过一些野史,曾提及到原主的英年早逝就与杨廷和有关。
  如今他已化身朱厚照,又怎可能给机会杨廷和接近自己?
  而这一世,他更早早与杨廷和结下了“梁子”。
  他三岁时想出阁读书,欣喜不已的弘治皇帝,趁经筵讲读把他带到文华殿,向众臣子提起此事。
  弘治皇帝这般做法,多少有些炫耀,其实并非要征询众臣同意与否。
  虽然大部分臣子均附和,还赞朱厚照敏而好学,但杨廷和在内的数人,以朱厚照年纪尚幼为由,力劝弘治皇帝莫着急,还道如出阁读书,即为“揠苗助长”等等。
  弘治皇帝听了虽然口中没说甚么,但心中自是不痛快。
  翌日,弘治皇帝已敕令内阁首辅徐溥定下朱厚照出阁读书的礼仪,同时挑选讲读官,那些劝阻的臣子都被排除在外。
  见杨廷和身影完全消失了,朱厚照才指着墙垣边一排带锁的柜子,朝着一名宦官问道:“名录最近可有更新?”
  “回千岁爷,名录没有变化。”一名宦官躬身应道。
  “嗯,有变动要及时告知孤。”
  说起这名录,自八岁那年无法随朝观政,朱厚照就恳求弘治皇帝,让吏部和兵部定期提供七品及以上的文武官员的资料,包括出身、仕途变迁、考成风评等。
  且官员资料若变动,一旬之内要替换并标注变动时日。
  柜子按各部司,分门别类,贴有各自的标牌,安排宦官负责看管。
  朱厚照对杨廷和的过往经历,能信手拈来,除了上一世的记忆外,这份名录也发挥了不少作用。
  没有讲读官的讲读,文华殿也就沉寂下来,时不时响起的,是朱厚照翻书的声音。
热门推荐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神话版三国 黜龙 终宋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父可敌国 玄德 唐人的餐桌 家父汉高祖 北宋穿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