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而在以上的太子、詹事府成员、道衍、以及文渊阁大学士中……”
“太子将来会登基,会重新变成天子,道衍只是一个人,他终究会离世,那么到时候,现在的詹事府成员,以及太子身边的亲信,有的会成为六部首要官员,有的则会入驻文渊阁大学士。”
“届时,当朝之上,又会出现一种类似于宰相的新的组织!”
朱棣再次沉默,他承认,面前这只有轮廓的人影,说的开始有那么一点道理。
帝王也是人。
是人,精力就有用尽的时候。
而一个大国,税收财政、军国战争、科举选士、官员增补,地方行政、刑事审判……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并不是一个皇帝就能处理过来的。
所以,权力确实会还回去。
“可你说这些,又有什么用?”终于,朱棣缓缓开口。“人力有穷时,帝王也如此。”
林长生道:“从更高的视角,分析皇权的归属,分析最终的受益群体,分析被收回权力的群体,以及,对整个大明朝的民心国势的利弊!”
“你说有没有用?”
“就以藩王的兵权举例,属于藩王的权力被帝王回收,但不是每一个帝王都和你一样能当一个马上天子,所以,就算迁都,也只是权宜之计
各地藩王的兵权,最终又会重新回到臣子手里,又是哪一部分臣子?”
“当然是五军都督府!”朱棣毫不犹豫的说道。
五军都督府,前身为大元帅府,总管大明内外兵权,同时,也是开国武将任职之地。
在朱棣看来,收回来的军权,当然要放到都督府,这一点毋庸置疑。
林长生却道:“我看不见得。”
“大明以孝治天下,以‘四书五经’为科举考核,以礼法限制帝王,以乡贤之间的道德约束,代替于法律体系,以此管理大明官府管不到的地方乡农。换句话说,儒家体系已经深入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
“得益于此,文官集团会逐渐的庞大,而随着文官集团的庞大,权力的扩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相反武将一方……”
“藩王的兵权被夺回,开国武将就那么多,总有消耗完的一天,毕竟打仗谁也说不准,说不定以后会有一位“战神级”的君主,葬送大明大部分的精英武将!”
“而武将的选拔和科举选仕相比,简直是萤火比之皓月。”
“因此,这些空缺出来的权力,又会转移到哪个群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