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沈有福看了看这位汉王殿下,有些富态的圆脸笑了笑,“就是汉王殿下所想的意思。”
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本王所想?本王想了个什么?咱自己都不知道……”
瞅了半天。
发现大家现在都聚在门外。
朱高煦也一脸好奇的快步走去。
……
“同等水量的流速,换一个宽一点的木槽,裹挟泥沙,让其缓缓流下。”
“另一个也是同等水量,但是在相对较窄的木槽,也裹挟相同的泥沙,让其急速流下。”
沈肃用很简单的对照试验。
让朱棣以及各位官员看着。
而就在他们面前。
第一个木槽,肉眼可见,泥沙随着水流缓缓流动,但大部分都积尘在底。
因为要模仿山川大河,所以这水槽的倾斜坡度,也不用于太高,只需要有一个足够水往下流的缓坡就行。
而到了第二组试验。
效果就很显而易见了。
因为是同等水量,所以当木槽变窄时,流速自然而然的就加快。
而且就算有泥沙积沉,但是在后面的水流冲刷下,木槽里积沉的泥沙也被冲刷而下。
当看到这里。
朱棣已经明白,这方案到底可不可行了。
“虽然只是试验,但值得一试!”
工部尚书宋礼表情激动、双眼似乎在发光。
要知道,如果真的成功,这就意味着以后大明的治水方法,将多了一种。
而且,还是前所未有的。
正如沈肃之前所言,利用地势,这是自然之理。
“沈小兄弟,还真是大才啊!”
“小兄弟刚才还说什么……固土减沙?就是人和?这又如何固沙?”
宋礼在治水方面似乎有很多问题。
沈肃也是有问必答,“黄河水源,因何而变浑浊,裹挟大量泥沙?弄清楚这些,只需要在黄河水流的区域,植树造林,或者种植固沙的草木,防止水土流失,这也是成果之一……”
宋礼仔细思量,一时间只觉得兴趣大增。
他正要继续询问。
然而就在这时。
“报!陛下!”
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忽然急匆匆的从一侧来到朱棣身后。
看见对方,在此的官员没有一个好脸色,纷纷表情顿住。
“何事?”朱棣皱眉问道,他正听得好奇突然被打断,心中着实有些恼怒。
纪纲看了看四周。
朱棣不耐烦道:“说!”
纪纲这才很快说道:“启禀陛下,南昌府宁王敬献祥瑞……南昌近期本无雨,宁王受百姓相邀,亲自求雨,可突然天降大雨,九重金蟾相叠,迎水而出!”
“宁王上书言:此乃上天福昭,陛下诸藩新策之功,这是先皇佑我大明,必定万世长存!”
此话一出。
朱棣和百官先是愕然不语。
但沈肃和沈有福对视一眼,却是双双震惊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