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历史军事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一章 南北之战(2/7)

第一章 南北之战(2/7)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微斯人,吾谁与归!
  苻坚正感叹知音难寻时,“知音”自找上门了,而且,一来就来了两个。是谁?两个投降者。
  一个是慕容鲜卑的慕容垂。前文已叙过,慕容垂当世豪杰,要不是被前燕贵族妒忌排挤,他也不会轻易投降。第二个人是姚苌,羌帅。
  羌,是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中国发现的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氏族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姜、羌二字本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中也经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姚苌,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苌跟随姚襄四处出兵,在军旅生涯中锻炼出一定的实战能力。时前秦强大,称霸关中,357年,姚襄谋取关中失败,被前秦所杀,姚苌只好率姚襄余众投降前秦。苻坚夺权自任大秦天王后,任命姚苌为扬武将军。
  慕容垂、姚苌投降前秦的方式虽然不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非自愿投降。二人都希望苻坚伐晋,动机非常好分析:如果伐晋成功,实施仁政的苻坚肯定不会亏待他们。如果伐晋失败,更是二人所期望,那样二人可以趁机复国。
  当一个男人决定干一件大事,家人、亲人全反对而仅有酒肉朋友支持时,就要慎重了,特别是中年男人,一旦迈出错误的一步,留给自己纠错的时间都所剩无几。而此时的苻坚,被雄心冲昏了头脑,见鲜卑、羌二族贵族支持自己,下定了南征的决心。
  其实,老王认为,无论慕容垂和姚苌是否支持,44岁的苻坚仍会坚持圆一下登上整个华夏至尊宝座之梦的,在人均寿命仅40岁左右的魏晋南北朝,他等不起。二人的支持,仅是苻坚自我构架的内在心理支撑和外在借口而已。
  383年5月,大秦天王苻坚颁布动员令:一是悉征国内公私马匹;二是平民10个男丁中抽1人参军入伍;三是门第较高的良家子弟,年20岁以下有材勇者,直接招入御林军封为军官(皆拜羽林郎)。为国出征参军还得看门第,可见古代的平民子弟想出头有多难。
  兵虽多,但比起统一北方时将帅班子的豪华阵容,这次的指挥系统却逊色很多。
  丞相王猛(诸葛亮)已经去世。车骑大将军邓羌(关羽)也于4年前即379年去世。右大将军杨安(马超),也早已去世。骁骑将军吕光(赵子龙)?4个月前被苻坚派去西征西域去了。这一去就没回来,肥水之战后他顺势在西域创建了一个新的帝国-后凉。本次出征的名将,只剩暮年的张蚝(张飞),和卫军将军、荆州刺史梁成(冯习或张南)。
  一样的丞相(诸葛亮/王猛)不同意攻打定都南京的政权(东吴/东晋),一样的将星陨落或外派(关羽、马超、赵云/邓羌、杨安、吕光),刘备在与东吴夷陵之战中败死的教训……但凡苻坚研究点历史比较学的话,还会不会发动这场不详的战争?
  历史比较学?那个学术大咖著作中的名词?没有,老王自己创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杨骏/曹爽、司马玮/韦昌辉、檀道济/岳飞、尔朱荣/朱温、高欢/曹操;二世而亡的王朝+超强帝国/秦+汉/隋+唐/;三国分晋(韩赵魏)/三国归晋(魏蜀吴)……
  不管怎么说,前秦一支庞大的南征部队迅速组建起来。这支部队共有90余万人,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有苻坚的氐族人,也有汉、鲜卑、羯、羌等北方各民族的青壮年,可谓一支多民族联军。
热门推荐
征战天下之三国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混在皇宫假太监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一品布衣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重生之逆流人生 我的黄河我的城 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