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从文献与考古材料上的证据来说,既有《左传》里的两卦例,而得知春秋已流行着“卦书”,其格式是“卦画符号+名称+卦辞”。以及《周礼》所云“三易”的《连山》、《归藏》、《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由此证明了《连山》、《归藏》都有六十四卦画与卦名称。特别是考古发现的秦简《归藏》的体例格式,印证了《左传》里的两卦例与《归藏》的体例格式是一样的。即都是“卦画符号+名称+卦辞”。
凡是使用《周易》里所用的那套符号和名称而产生的东西(无论是《连山》、《归藏》或改造成繇式《周易》),皆是由《周易》原初文本模仿或改造之物,故由春秋《周易》文本反证必有原创《周易》文本的存在。所以,由《连山》与《归藏》文本格式,而知《周易》原创文本的内容格式:
“画符号+文辞(文章内容)”
如《周易》里《乾》文的原创文体格式是:
“(画符号略)乾,元亨利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如上《周易·乾》原创内容格式:
(画符号)十文辞(乾,元亨利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这种内容格式正是《周易》一书原初的内容格式,也正是由于这种内容格式,才是《归藏》与《连山》模仿其产生出的卦书。
再者,无论从春秋时期的“繇称”《周易》文本,或是今天传承的今本《周易》文本的内容格式来看,把《周易》原创里的一篇文章给分割成六句“繇辞”或“爻辞“,明显有着割裂的痕迹。若把被改造而割裂成“繇辞”或“爻辞”的《周易》文辞内容连贯在一起,就更显现出是一篇文章的整体含义。
如《周易》原创内容里的《震》文与改造名称为“繇辞”文本形式之比较(“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是在“繇题”《周易》文本的结构形式上把“繇称”换成“数字爻题”,因分割的句子没有变,故对今本《周易》就不再举例对比):
(原创文本)
(画符号略)震亨。震来隙隙,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来隙隙,后笑言哑哑,吉。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苏苏。震行,无眚。震遂泥。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改造成繇式文本)
“(画符号略)《震》:亨。震来隙隙,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豫:震来隙隙,后笑言哑哑,吉。
归妹: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丰:震苏苏。震行,无眚。
复:震遂泥。
随: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噬嗑: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从上面举例对比看到《震》原文中出现了十一个“震”字,而《震》文可分为十二段内容。从原创《震》文看,“震”字既是《震》文章的首字,又是《震》文章的提纲挈领,“震”更是文章的一条中心线,与文章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可被篡改成“繇”式或“爻”式的内容文本,而是分割成一句“卦辞”和六句“繇辞”或“爻辞”。
《周易》原创的每篇内容在被篡改成“繇辞”文本结构形式,很多明显出现着割裂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