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浦江东 / 第9章 乘风凉(2/2)

第9章 乘风凉(2/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阿哥肯定是去找他的乘凉圈子了,小毛心里想。
  “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面皮”。讲起来“乘风凉”只比“乘凉”多了一个“风”,在没有空调的年代,漫漫长夜,“风”,就自然而然成为纳凉的关键所在。
  上海人出门乘风凉,对位置颇有讲究,由此民间还有几处很知名的“风口”。
  最有名的就是当时的最高建筑----国际饭店。老底子上海人拿着躺椅坐在国际饭店下,享受楼底下的“穿堂大风”,顷刻间就会让你睡意朦胧,这里是乘风凉爱好者聚集的绝佳所在。
  其次是淮海路坊口的过街楼。弄堂口风大,有穿堂风,一边是国际饭店的穿堂风,大得不得了,一边对面长江剧场散放出冷气,两股风真是惬意的不得了。
  再次之是上海大厦。上海大厦是这座美丽城市的标志,也是一个“乘风凉”的好去处。坐在大厦楼下,听着夜晚黄浦江滔滔江水演奏出的美妙旋律,望着外白渡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构成了一副优美动人的画面。
  然后则是南京路中百一店附近。夜晚太阳下山,穿上背心、平角裤,带上席子和躺椅到中百一店门口乘凉,还能感受到商场打出来的空调风,再闷热的天都能感受到丝丝凉意。
  最后就是各家各片的弄堂口。这“穿堂风”的风口,往往就是各家各户面前弄堂口,还有就是大马路的人行道和街心花园。上海人欢喜南北通风:一股风吹进来,从南边的窗进来,往北面的窗口出去,适意的很。
  大部分弄堂里的居民,乘风凉一般不会走太远。夏季的夜晚,弄堂里、人行道上乘风凉的人就会越聚越多。躺椅,竹榻、门板、小板凳和帆布床,几乎成了家家户户乘凉的必备用品。
  当然了,在乘风凉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圈地”,谁占得早占得好,谁就“乘”得更惬意。圈地就是“占位置”、“抢地方”。因为人多凉快地方少,所以圈地也算是一种划分“乘风凉”领地的方式。夏天黄昏,头等要紧事是早一点扔掉饭碗,跑出去占一块地方摆牢自家椅子竹榻。
  圈地是有技巧的。在烈日晒了一整天后,地上滚滚烫,一点办法也没有。大家下班、放学后,都要乘风凉,就要先来几桶刚刚打起来的冰冰凉井水圈地。没有井水就用自来水,几桶水冲下去,地上“嗞啦”直冒热气。等水干了地上凉了,这块地儿就是“圈”着了。
  浇水的是先头部队,通常一家人、几家人,随后就会搬出桌椅、搬出饭菜在此用起夜饭——饭桌,又成了划分“家族领地”的方式。
  待圈好了地,占好了位置,晚饭吃完了就是乘风凉。一家人拿出来乘风凉的必备物件儿,蒲扇、竹席、竹椅,把竹席铺在降过温的地面上,往上面一躺,一人一把蒲扇。
  当天色渐渐暗下去,身子凉快下来,嘎三胡不知不觉到了半夜,一天的疲劳在此刻消失殆尽。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大喊一句:“早点困觉,明朝还要上班咧!”这才宣告乘风凉结束,大家散伙。也有人一直睡到半夜,然后回家再睡,还有的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
  小毛这天因为有了心事,又不敢开口和大人说让“四眼”一起去外婆家的事情,于是不声不响下楼去做这些“圈地”的前期准备工作。
  
热门推荐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禁区之狐 从球迷到超级球星 余下的,只有噪音 篮球永不眠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