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歌的岁月,不免也会有几个悲悯的音符伴随。改革的号角虽然已吹响多年,但农村剩余劳力的问题始终困惑着得不到解决,随着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人们又似呼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大批农村青壮年的剩余人力,如潮水般涌进城里,从此也诞生了一个新名词“农民工”。
不过他们当初虽然进了城,不但成不了城市的主人,甚至连客人都不是。只能像跳蚤一样寄生在各个边缘的旮旯里,处处招白眼受歧视。生活收人毫无保障,有时辛苦一年,年底向老板讨薪要资,还会换来一身皮肉之苦。就在那两级分化严重的困惑时候,所幸也引起了一些好心的社会有识之士的同情,在他们强有力的呐喊下,并得到了关注。渐渐地才冰释了一些束缚农民已久的条款。从此农民们像由来已久裹足的小脚女人,突然得到了社会禁固的解放,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摸爬滚打。他们不具艰险,哪怕摔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也勇往直前。
长林不是个没有想法的人,也很想走出山里,看看外面的世界。每当见到那些出外闯荡的人,满脸春风衣着光鲜地返村回家,心里很是羡慕。看他们在村里闲云信步地逛荡,兜里还能时不时潇洒地露出几张花花绿绿的大面额的人民币。村里人恭敬地和他打着招呼:“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接着亲和地赞美道:“外面的水土真养人,都跟城里人一样了。”
简单的几句问候,更让他有种按奈不住要出去闯荡的冲动。感觉这是社会对那些人的能力肯定,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更是人前人后的荣耀。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出门赚钱,回村里人家肯定也会这样尊重自己。那时的心里该有多大的享受满足感。想法在心里蠢蠢欲动,有点势不可挡。
冷静后想想,出门闯荡是有风险的。也有些人在外打拼几年,最终身无分文无功而返,穷光蛋一个。真要那样,到时自己上有高堂二老,下有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全家人就得喝西北风。思考后严重的后果,现实就会无情地推翻理想的冲动。俗话说:父母在,不远行。常常是晚上心里有千万条路,白天又是‘磨豆腐’。总是处在理想和现实中的纠结斗争中。
就在他举棋不定,摇摆不前时。一件懊恼的事情激发了他狠下决心,迈出了属于他人生艰难转折的一步。
一场强台风过后,原本就残垣断壁榫卯吱呀的老屋,显的更加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不得已他必须得改善一下那种危房的居住条件,但口袋里又没有足够的资金。现实有点让他百爪挠心、坐卧不安。出于对家人的安全负责,他还是决定举債造房。
长林家现居住的老屋,偏偏又是在村中心七拐八弯的巷弄里,有时路宽只够两人并排行走。大量的建筑材料要想入场,就得花比别人多几倍的人工劳务费。这还是次要,主要的是就算你当时一咬牙付出了,日后的生活也有很多的不便,比方说农机的进出和农资的流动等等,都是长久的问题。还有老屋的原产权是父母所有,这也就意味着父母百年之后,众兄弟都有共享权。如若在旧宅基地上翻建,父母百年后,到时自己含辛茹苦建起的房子,就成了父母的遗产,要众人瓜分。尤其是那个同父异母的大哥两夫妻,更是和他有理说不清。想到这些,长林主动放弃了老宅基地的翻新想法,决定重新申请一个新的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