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古代言情 / 于无色处 / 109(2/3)

109(2/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才想起来,师父是袁大哥,赶紧改口,“对,袁大哥,我是第一次来,东城西城逛得多,南城头一次来。”
  我们要买金鱼,走到一家专门卖金鱼的店铺,门口有好多大木盆,放着各种小金鱼,店里是大水缸,养着锦鲤,还有各种水草,看得我眼花缭乱。袁妙清选了几种锦鲤,每样要二十条,水榭里现在都快干了,只有干枯的睡莲和浮萍的根还在。我看中了几条可爱的小金鱼,本想买下放在听海轩,但是一想,这些东西刘杨比我在行,就干脆等他帮我置办。我示意潘凤鸣去付款,“袁大哥,我揪秃了你的鹤尾巴,这些金鱼算我的补偿吧。”
  袁妙清没有拒绝,只是笑了笑,“还得买些豆饼,小鹿已经被你喂刁了,不肯好好吃草。”
  “好,这个容易,我让马夫准备好送去。”
  我们逛累了,就在街边的一家茶楼喝茶,听大鼓,袁妙清颇为喜欢,赏了戏子。
  中午在一家苏州馆子,叫鹤铭楼的吃了招牌的大肉面,和鳝糊面,这个馆子,有戏子唱评弹,说的是一本西厢记,唱着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唱到精妙之处,袁妙清击节叫好,放赏。
  “袁大哥也喜欢评弹啊。”
  “不错,江南的小调就是甜糯好听,夏兄弟听得懂吗?”
  “略微能听懂一点点吧,家父是江南临安人士,耳濡目染,多少听过一点那边的乡音。”其实,连若兰和如云都听不懂江浙话,只不过我倒是真的听得懂上海话,就差不多语系,我自然听得懂。最关键的是,我幼时家中的书不多,偏偏有一本单位注销的书,叫做西厢记,既不是王实朴,也不是董解元版本,而是苏州评弹版本的西厢记。评弹唱其他的,我还不一定熟悉,偏偏是西厢记我熟。
  袁妙清轻轻用手打着拍子,听得入神,吃完了面,又叫了清茶来喝,还有四色果子,苏式的点心和干果,我轻轻拈了一片糖藕,听着评弹,店里有火炉,竟然有点困。
  我正舒服的听着曲儿,有人拍了拍我,回头一看,居然是刘杨。
  “杨哥儿,你怎么在这儿?”我又惊又喜,我们也个把月没见,他提笼架鸟四处闲逛我是知道的,但是,在这儿遇到他,也是太巧了。
  “我是在楼上雅座听曲儿,柯汉说好像看见你了,就下来看看,果然是你。”刘杨扫了袁妙清一眼,“这位先生是?”
  我赶紧拉了拉他的袖子,“不如,杨哥儿请我们上楼雅座再聊?”
  “好好好,这个自然。小二,把这两位客官的茶点记我账上。”刘杨丢了一锭银子,就前头带路。我和袁妙清随后跟着。
  雅间门口,有驸马府的侍卫把守,我们进了房间。
  “杨哥儿,这位是我的师父,妙清夫人。今日,我们来南城是来买金鱼的,顺便逛逛。”
  “师父,这位是粤国公刘杨,也是靖安公主的驸马。”
  他们互相行礼,寒暄了几句。
热门推荐
农家小福女 吾家阿囡 花千变 妖女乱国 辞金枝 寒门大俗人 登堂入室 夫人被迫觅王侯 魏晋干饭人 洛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