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古代言情 / 宁昭传 / 第二十三章 雏凤啼试清音23(2/2)

第二十三章 雏凤啼试清音23(2/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宁昭翻了个白眼,“爹,有什么比保护自家人还更重要的,二叔莫名其妙被硬拉去参加武举训练营,咱们可不能让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少了一个人。”
  接待宁老爹的是郑家三房留在洛阳,专司迎来送往的郑元,算是郑约的庶伯,他看帖子上落款,是下头一个马队管事的名字,记在心里,说此事包在他身上。
  初伏节前一天,安民坊居民看了个大热闹,郑氏钱庄来找坊主收账,一个算账师爷挥着契书,“这是崇德二十二年春,你出游踏青的借条,当时可是你自己按的手印,十七两银子不会忘记了吧,这是崇德二十三年,借银七两八分修粮仓的……”
  借条收集起来,都能成一本厚厚的书了,两个官差当即就从坊主家里搜出来几十两银子,不够平账的,又命他把地契房契交出来。
  “郑家老爷也不亏待你,你家这破屋烂瓦,可不如宁家的大气,他们买房子花了七十两,你这房子虽然不值,但是郑老爷也给你算七十两银子。”
  地契当场就过户了,也不需要衙门备案,等下差人回去加盖好大印,会眼巴巴的送到郑家去。
  安民坊坊主,房子没了,地没了,变成了流民,直接被赶走了,流民可不能进坊,防着偷窃财物,拐卖小孩呢。
  官差送走郑家的账房,又高声问,“诸位街坊,哪一位是宁老爷。”
  宁老爹还没反应过来,其他人都看过来,官差一点头,“就你了,安民坊不可一日无坊主。”于是这坊主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临走前叮嘱了一番,“朝廷需要本坊出人服役,我们会提前送手令过来,万万不可学前任,压榨本坊百姓。”
  周围街坊听的哗然色变,看向宁老爹的目光已经变成不敢得罪的小心翼翼了,宁家早知道世家的名头好用,谁知道,会这么好用呢。
  原坊主被赶走,他家留下的东西,郑家肯定看不上,官差眼神锐利,最值钱的早塞怀里了,现在就有一个老头,自称谢太公,颤颤巍巍的请他先进屋子摸些爱用之物。
  宁老爹才看不上这些破烂呢,但谢太公则说,这是规矩,只有坊主摸完了,他们才能进去拿东西,即便咱家看不上他们用过的筷子,但拿几个碟子,板凳也是必须的。
  洛阳的规矩,那就入乡随俗好了,宁老爹转了一圈,看上一口水缸,立刻出来两个壮汉帮忙抬进宁家的院子。
  宁老爹又在房子里转了转,忽然目光盯着地上被水缸压出来的痕迹,怎么这个水缸一副经常移动的样子。
  将其他人赶出去,他试探的踩了几脚,底下是一块木板,揭开,里面藏着一口箱子,放贷的借条,这个还回去,再摸,就是几片小孩金锁片。
  其他的东西也没有了,他正要重新将箱子合上,木板盖好,又盯着水缸移动留下的印痕呆住了,移动水缸,也不够打开这个箱子的空间啊。
  那他家天天移动水缸做什么,宁老爹抬头,房梁在正中央,而这个水缸靠墙挨着,离着踩水缸摸到房梁正好就这点距离。
  “真会藏啊。”
  宁老爹目光极好,梁上是没有东西的,若藏了什么,也应当是掏空了梁木,塞在木头里面。
  “来人,把这根房梁拆下来。”
  
热门推荐
农家小福女 吾家阿囡 花千变 妖女乱国 辞金枝 寒门大俗人 登堂入室 夫人被迫觅王侯 魏晋干饭人 洛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