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最近杨婶有点犯愁,常常在夜晚睡觉的时候独自叹气。
她愁什么呢?眼看二女儿玉婷也到了找婆家的年龄,她不过比大女儿玉华小一岁而已,但是大姐的婚事迟迟未定,妹妹又怎么能说亲呢。再耽误下去,姐妹俩都要在家熬成老姑娘了。
杨婶其实早就想跟玉华谈谈关于她和国忠的事情。但是一看玉华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杨婶也暗自赌气,心说非要她先跟自己开了口才行。
而玉华那边呢,既不提婚事,也不说分手,就这么不哭不闹也不沟通。再这么下去,杨婶真的有点慌了。
自从拒绝了王书记家的建兵后,王书记每次看到他们夫妇俩总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打招呼也是理也不理,直到他家建兵娶了媳妇后才对他们夫妇二人的态度好转了一些。
要是再这么僵下去,回头玉华年纪大了,万一连姚国忠也等不下去了,到时候玉华真的待在家里嫁不出去了,非给王书记笑掉大牙不可。一想到这,杨婶觉都睡不着了。
没过多久,这天一大清早,玉华正推着自行车准备去上班,杨婶赶紧抓住她不让她走,玉华回头,困惑地问:“怎么了,妈”杨婶的嘴在半空里张了半天,最终是说出口来:“那个,什么时候把姚国忠喊回家吃饭啊”
一听这话,小半年在家没有一点笑脸的玉华,顿时笑靥如花,她实在太开心了,她知道,她终于赢了,她可以嫁给国忠了!她开心地回答杨婶:“好嘞,绝对给您把人带到”说着还敬了个士兵礼。
杨婶被逗笑了,嘴里却嫌弃地骂到:“你这个死丫头”就这样,一直暗自较劲的这对母女,终于以杨婶缴械投降而告终,玉华终于用她的坚持迎来了她期盼已久的爱情。
两个月后,老杨家的大女儿出嫁了,杨婶眼泪婆娑地远远望着打扮地十分漂亮的玉华在一片热闹中出门。脑海中却浮现了玉华十岁那年,接她刚回到家的场景,那时的她还不能接受这个家,用敌意的目光打量着周围,杨婶看在眼里,心头却被刺痛了。
不知道玉华到底花了多长时间才在心里完全接受了这个家,接受自己的父母,接受自己的弟妹,杨婶不敢问,她对这个女儿最多的就是愧疚之情,总是尽力地想弥补过去十年里自己缺席的遗憾······
日子过得好快啊,一转眼,最小的儿子先军马上都要上初中了,自己的大女儿如今也要嫁到人家里去了。杨婶心头说不出来的酸,眼泪跟掉了线的珍珠一样一颗颗地滚落了下来。
这一年中秋,二哥先民回来了。三年时间,先民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为了跟师傅学木匠手艺,先民算是吃尽了苦头。没有活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打扫师傅家的小院,等到师娘起床,还要帮着生火做饭,有活的时候,跟着师傅后面学挑料子、打花纹,测量、刨木花,划线,使用各种木工工具。一个细节做的不对,就会被师傅轻则打骂,重则上手教训两下。
刚去师傅那里的时候,先民有几次甚至想要偷偷跑回家,但是想起里送来的四担粮食瞬间又舍不得了,于是咬咬牙就这么坚持了三年。
现在他做木工的时候师傅再也没法挑出毛病,甚至打的家具比师傅还精巧,师傅眼看再也教不了他了,于是就放他回来了。
当初还是孩子模样的二儿子如今已是个成熟的小伙子了,看着他瘦削黝黑的脸颊,杨婶心疼的话都说不出来一句,只抱着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年底,二姐玉婷经媒人介绍,嫁给了另一个镇上的年轻人,虽然公婆家远,但年轻人却留在了这里的镇上做起了家具生意,家里又给出了钱在镇上买了两间旧瓦房,二女婿看着也踏实,老家的公婆也和善。
不管怎么看,都是一桩让杨婶放心又满意的婚事。这一次,杨婶没哭,喜气洋洋地把玉婷送出了门,倒是玉婷,哭得稀里哗啦的不舍得父母和弟妹,杨婶忙让她别哭了,不然妆哭花了就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