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此时的付桐林一边往办公区走一边介绍着:“咱们商社是校办企业,成立也就两年多,技术这块儿是小王和小曹,李老师负责校内校外的业务接洽,谷老师负责财务方面,就是我们这几个人的小队伍。我们除了校区的服务,也做些其他院校的业务,这两年学校电脑设备采购的比较多,也都是我们商社经手,毕竟是校办企业,一是采购方面有保障,商社也能有些盈余用于生存发展,二是服务有保障,做到保障教学正常进行的同时也能在设备选用和维修升级上始终保持先进性——其实就是做到了电脑及相关设备的统一采购和统一服务……”
俩人溜达到了办公区,李德仁已经给王建伟之前的杯里续了水,又给付桐林递过一个玻璃杯来,然后就又坐回了座位。
“什么时候到的南都?”付桐林接过水杯,一边在王建伟对面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一边随意地问。
“嗯~~~有几天了~~~四五天了吧”
“怎么样?”付桐林含糊地问。
“嗯!感觉还好~~~主要是提前都联系过了,我这次过来,就是先见面聊聊,为进一步合作打个小基础,主要是为我们公司张总打个前站~~~”,说到这,王建伟本想提提张彦松‘希望进一步合作’的态度,但看着眼前的情景,王建伟觉得不是时候。
王建伟与付桐林隔着一个茶几对坐,李、谷二位老师看似忙着手里的工作,却时不时地朝这边瞄上几眼——这种场景,就有些‘一本正经’谈业务的感觉了,这是王建伟最不愿意遇到的。在他看来,一方在三人以上,而且是稳稳坐下来的状态,谈什么都容易出现‘原则性’、‘底线’之类的框框,那就不是聊业务,而是在谈判了,己方利益的本位思想肯定陡增,变通性和弹性就变得极差,这种情况,肯定不如不谈。王建伟认为,双方多人对面而坐、侃侃而谈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接洽会,就是彼此认识一下;二是签约会,就是谈成了,相关人员一起很有仪式感的宣布一下合作。至于电影、电视里面描写的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各种书籍里‘精彩’的谈判案例和‘聪明’、‘高超’的谈判技巧,王建伟都觉得太扯了,他甚至觉得《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肯定是虚构的,应该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才学’和‘机智’,可却大大拉低了他的‘政治智慧’,谈判——谈的是利益,判的是得失,以为逞一时之口舌,搞些技巧、抖个机灵、耍个聪明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什么的就能大功告成?那你一定是把谈判对方都当成了傻子……
王建伟既然现在不想‘一本正经’的谈业务,那索性,就闲聊吧。
王建伟很认真地抿了抿茶水,然后很认真地问:“这是什么茶,感觉香,但是不浓烈,喝着口不重,却挺绵软的~~~”
付桐林口中“嗯、嗯~~”的边听边点头,却并不搭话,端着自己的杯子认真的闻了闻,也慢悠悠地抿了抿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