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小田笑道:“刚听了船山惨案,现在又介绍中日友谊,今天这安排倒是有点意思。”
马丁道:“明天到我家乡兰溪玩,我还可以给你介绍戚继光抗倭故事。”
小田道:“都与日本扯上关系了。
入了纪念堂,看到里面陈列的物品,小田啧啧赞道:“这些东西好精美,都来自日本呢。今天逛了这么一圈,增长了不少见识。”
看了一会儿,小田疑道:“这里靠海还有一段距离呢,空海和尚怎么来到这的?”
干部笑道:“唐朝距现在多长时间啦?沧海桑田,原来的海边现在都成了农田了。这里距海边不远,走,咱俩去看看。”
出了赤沙约一二公里便到了海边,有一个小沙滩,沙滩上有一座亭子,名为“祭海亭“,我们站在亭子中看苍茫大海,小田道:“站在海边看海,才知道自己多少渺小。看看大海,人的心胸才会宽广起来。”
大伙都笑了,干部道:“看了大海,你就诗兴大发。”
小田道:“还不是?这里的诗人一定特别多,天天看着这么美的景色,不写诗真的糟蹋了这般美景。”
第二天,我们带着小田,驱车前往沿海的几个乡镇。一路蓝蓝的天,碧绿的海,望着一路的美景,小田兴奋得象个孩子。车子在海屿村附近停了下来,海屿村对面有个长得象馒头似的小岛,岛上长满了树。我指着小岛对小田说:“这个小岛叫笊篱屿,海水退潮时,有条路通向海屿村,象笊篱的柄。你知道什么是笊篱吗?”
小田点了点头:“笊篱是农村蒸饭捞米的用具。”
大家在笊篱屿对面拍照,小田拿着相机,叹道:“这满地是景,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是摄影佳作。虽然我走了不少地方,却没想到这里景色这么美。干部,你怎么从没对我说起过?”
干部道:“其实沿海乡下我已基本没来过,就去了一趟马丁老家。再说了,我们本就生活在海边,这些景色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远处一大片的竹杆密密麻麻插在海面上,象一片森林,小渔船在竹杆丛中穿梭。小田十分好奇:“这些是什么东西?“
马丁告诉她:“这是养海蛎用的。“
海水退潮了,露出了黑乎乎的滩涂。滩涂面上,还有一些流水的痕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五颜六色。一些赶小海的渔民在滩涂上劳作,小田拿着相机,远远地捕捉这光与影构成的画面,她惊叹连连:“太美了,太美了。”
我说:“你要是五月份来这里,这岸边都是收海带、晒海带的劳动场景,拍些照片才叫好看呢。“
小田一脸羡慕:“下回有时间一定好好来这里拍些照片。“
马丁笑道:“我们想带你去好多个点呢,你老呆在这拍照,今天一天就走不了了。”
在大家的催促下,小田依依不舍地上了车。
我们带着小田游玩了沙滩、逛了木麻黄林,走了潮汐路(退潮时在滩涂上出现的石板路),在渔排上吃了饭。小田走到哪拍到哪,吃完中午饭,她在拍渔排的景色时,突然大叫:“糟糕,我的卡不够用啦。早知道要拍这么多照片,我多带一张卡来,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