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关羽听了,也是沉默不语,刘备手下欠缺好的谋士,相比之下,袁绍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甚至互相竞争,相比刘备的寒酸,简直是天差地别。
他只得道:“听说孙策攻打江东甚急,要是吴郡被攻破,肯定有很多士族因为害怕孙策,北逃到徐州来。”
“说不定里面有可用之人。”
刘备听了,大喜道:“二弟说的是,我这便在江边准备船只车马,看看有没有江东士族投奔。”
关羽和刘备心照不宣,他们没有说出来的话是,刘备若是广纳江东士族为官,便能牵制打压徐州本地士族,从而防止被本地士族架空权力。
刘备的这个想法,是当今天下诸侯采用谋略权术,辖制手下最常用的办法。
袁绍在用,曹操在用,袁熙在用,甚至现在的刘协,也在用。
刘协拿出了一张巨大的绢帛,明近侍在上面依次把空缺的官位填了上去,下面依次有几个人名,这便是这个官位的候补人选。
然后每写一个,他便让杨彪孔融在内的十名大臣发表看法,如果大家都反对,就将这个人名划去。
如果赞成的人多,就将人名排在上面,如果另外有人提名,便将名字添上去。
鉴于空缺的官位并不少,候补人更是其数目的好几倍,十名大臣对于每个人都要发表看法,实是个非常损耗心力精力的事情。
但刘协事先已经发话,这事情定不下来,谁也不能离开。
所以从召见曹操赵云等人结束后,一众大臣商讨到深夜,足足好几个时辰都没有休息,布帛上的官位人选,才定了不到一半。
这还是没争议的,有争议都放到了后面,可能要花费数倍的时间来讨论。
刘协见一众大臣都面露疲惫之色,便让众人暂且休息,婢女端上蜜水解渴,众人喝下后,才稍稍收敛了些疲态。
刘协却是心中大致有数了。
通过这个过程,他了解了心腹大臣对各方势力的看法,明白了到底谁和谁是站在一起的。
孔融是最反曹操的,但似乎对袁熙观感也不好。
钟繇丁冲则是不加掩饰的站在曹操一边。
董昭似乎偏向于曹操一边。
杨彪是对自己最忠心的,似乎很是提防曹操,但却也没有支持别的势力。
董承仍是不敢轻易表态,怕是已经吓破了胆,但隐隐站到了吕布一边。
剩下的几个各有偏向,甚至还有为袁绍说话的。
刘协心道真有意思,十个大臣便分成了好几派,这便是为臣之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