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说到这个事儿上,凤兰也没有办法,只好从头到尾对父亲和嫂子讲了一遍。父亲听完以后,仍旧是半信半疑,半天不说话。嫂子听完以后说:
“听说过你家这个婆婆很厉害,不知道她真不讲理。我咧脾气也不好,不过,我讲理,我从来不和谁胡卷乱骂咧。我也丢不起那人。那你说说,你有啥错没有?”
凤兰说:“她在那里胡卷乱骂,骂我是半夜门儿家咧妞,我说净骂你自己咧。就还她一句,我就从屋里出来,俺几口到俺咧屋里去了。后来,她不依,又找过去轰俺,俺四口就走了。”
嫂子问:“那你们的粮食她没给呀?不给粮食吃啥呀?叫饿死人哪?”
凤兰说:“她说了,他奶奶捎信说一个麦籽儿也别想。我今天来,就是想借点儿粮食,度过往前这个春季,到了麦季,接住麦就不愁了。”
嫂子一听就急了,她瞪着两只大眼睛说:“不能借给你。你们家有粮食,她老路拿着不给,你来娘家借粮,你知道娘家的粮食够不够吃?我们这里也有六口人,借给你了,我们吃啥?你们放着粮食来借我们咧,不能借。你回去还去找她要。我就不信了,她的儿孙她就一点儿也不怜惜。”当场拒绝了。
不过,嫂子说得也对,哪有家里放着粮食不叫吃,又来到娘家借粮的?娘家嫂出的这个主意也对。可是,嫂子毕竟还是拒绝了,凤兰心里终究还是又不好受,她想想自己的处境,不是没有办法了,谁肯到娘家张这个口啊。她一脸的尴尬,坐在那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袁志恒来时想着,凤兰的嫂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借他们一点粮食,她肯定会答应的,没想到,竟然又是这样的结局。他也低下了头。晓和的姥姥姥爷,站起来到外面去了,没有发表一点意见。看来,这个家里的掌柜的,还真是这个娘家嫂子了。
吃过中午饭,孩子们也都吃上了肉,有猪肉,有鱼,还有鸡蛋,有饺子,俩孩子都很高兴。唯独凤兰一直高兴不起来,志恒也是沉默寡言的,拿上来的酒也没喝多少,就匆匆地吃了个馍,一家四口人就回袁场了。
到了那个小平台里,凤兰坐在床上掉泪,她想着,婆家人不待见吧,他没生你没养你的,也能理解。可是,娘家嫂子也这样绝情,你说,一个出门的闺女,不是实在过不去了,谁肯去丢这个人哪。既然说出来了,就有过不去的坎儿,没多的没有少的吗?竟然一口回绝,这叫她这个要强的人很是没有面子。袁志恒看着她难过,就过去劝解说:
“别难受了,咱现在是吊死鬼提根绳——到谁跟前谁害怕。咱们往前开始编篓编筐,到集上去卖,饿不死咱。咱俩四只手,还能比不过一只小鸡?别难过了,挨到春天里就有办法了。”
志恒不知道凤兰的真正心思,他想着是嫂子回绝借粮的事,其实,凤兰是惊讶嫂子为什么突然变得不近人情了。妹妹有了困难,按照嫂子以往的脾气,她会尽力来帮她一把的。哥哥也不一定会比嫂子大方呢。最后,她想了想,嫂子说得也有道理,她想着,过了初六再说。反正这个事不能就此罢休。
初三,志恒两口子到东地沙岗南边杀条了。到了那个沙岗窑儿里,那片几十亩大的紫花槐条长得还不错,有好多条都能编筐窝篓了。两口子靠着队里划出来的边界,杀了一车条,快到中午时,拉上架子车,顺着那条来路往回走。那都是田间地头的土路,有些还是沙土路,又拉了一车条,都是湿的,很沉,两口子费了好大的劲,才从沙岗窑儿里拱出来。路上,来到那个高岗处,有人帮忙推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