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下面的大臣们听了,也是忍不住都看向楚天,这个年轻人,难不成掌握了什么天机?
否则的话,一向自信,觉得大明朝可以按照他设计的制度,延续百代千代万代的朱元璋,会反思自己这些制度的不足之处?
同时他们也开始忧虑起来,因为保持现状,对他们显然是最好的。
毕竟朱元璋说要改革,那就约等于有人要掉脑袋。
很多很多脑袋·····
所以大臣们都噤若寒蝉,却没有人敢上去说话。
看下面的大臣们都不说话,朱元璋便继续道:
“你们不说,咱来说好了。
咱看这科举制度,颇有弊端,只是八股取士,选材面过于狭窄。
所以,咱经过深思熟虑啊,觉得以后应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对科举进行分科考试,具体来说,要单独再开设数学,工学,农学等等多个科目,同时给与选拔出来的人才,同原本的科举制度相同的待遇。”
这一番话说出,整个朝堂就炸了锅。
对于大臣们的反应,朱元璋没有丝毫意外。
天下读书人,这是何等庞大的一个群体。
这项改革若是施行下去的话,那就意味着,大批文官的职位,要被那些精通数学,工学,农学的人才分走。
大明倒也有不少这些方面的技术官僚,可他们的职位,待遇等等,都不会太高,而且比例不大。
“这么说的话,以后那些工匠们,也有可能在朝为官,登堂入室了?”
“甚至那些擅长种田的乡巴佬,也要进入咱这大明的朝堂之上,和咱们同出同入,连俸禄和官衔都一样。”
“说不定,人家官位比咱们还要高出不少呢·····”
在下方大臣议论的时候,李善长,蓝玉,徐达几人,只是眼神交流一下,却没有人说话。
终于,有言官上前道:
“上位,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说话的言官叫张青,只是御史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罢了。
他自然没有胆子跳出来,反驳朱元璋的提案,能这样说,必然是有人暗授机宜。
朱元璋似乎就在等着人来反对,淡然一笑道:
“那你说说,为何不妥?”
他这样说着,便饶有兴致地看着张青。
对于朱元璋来说,改革势在必得,可他也知道,如此触动士大夫阶层利益的改革,必然会遇到无比巨大的阻力。
这种阻力,将会是空前绝后的,甚至不能通过单纯的杀戮来解决。
因为朱元璋总不能和天下读书人为敌。
其实这个政策,他也曾慎重考虑过,可楚天一席话下来,还是让朱元璋下定了改革的决心。
可以说,关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才是一切政策改革的起点。
因为只有朝堂之中的人才,从原本站在统一战线上的文人,变成各种技术官僚,以及工匠们的舞台,大明的生产力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提高这些技术人员的地位,才能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