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浩一拍脑袋后拱手说道:
“原来是汉右兄,一时没想起来,失礼了。”
那秀才这才拱手还礼:“行之兄能记起我这个小民可真不容易啊。”
王浩打了个哈哈。
来人正是蔡文诏。
此人和王浩几乎同岁,并且在本县是个远近闻名的神童。
在学院就表现出远超常人的天赋,五岁启蒙读书,八岁便能写成文章。十一岁时赴“童子试”,和王浩一起中的童生。
蔡文诏是龙泉县东南坊人,两人算是同乡,所以自然相熟,并且聊的也很投机。
历史上此人在崇祯四年中了秀才,十四岁的秀才,这就是他的巅峰了,
往后便是一蹶不振。
人生起落落落落落……
从中秀才后开始乡试,不知道是不是试卷和他有仇,还是命运给他开的玩笑,一直考到四十七岁都没能考上举人。
许多考官和官员都看好他,还给了他恩贡,但就是中不了举。
屡试不第的他自此也就绝了科举之心,往后只在吉安鹭洲学院教书。
讽刺的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很多都中了举人,中举率远超过其他的学院讲师。
因此后面很多学子都来拜他。
康熙十三年因“甲寅之乱”,蔡文诏为避兵乱,寓居赣州。
于康熙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在赣州逝世,终年六十岁,结束了他那名声鹊起却又碌碌无为的一生。
蔡文诏看着王浩,有些疑惑的问道:
“行之兄什么时候中的秀才,我怎么没听说过。”
王浩说道:
“并没有中秀才,只是哄骗那钱宏德时所杜撰的身份。”
蔡文诏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似乎是在班级考试中,你终于领先了一直和你考一个分数的小伙伴一样。
王浩当然也是察觉到了这点,不过他没有在意。
这货也就这点出息了,把成绩和排名看的很重要,原主和他认识后就经常较劲比拼文章和成绩。
两人寒暄一会儿后,蔡文诏这才道明了来意,居然是来劝王浩诏安的。
“行之,我仔细研究过了,你的罪名其实不重,还是早点接受诏安吧,不能污了清白之身。”
王浩摇摇头:“我爹可是建国称帝了,我这罪名哪能小得了?”
蔡文诏则说道:
“令尊虽然起兵谋反,但如今也已兵败……驾鹤西去了。若是行之愿意诏安,并咬死是迫不得已,朝廷也不会在意的。”
王浩则若有所思的看着他,过不了一会儿后他的脸上流露出调侃的笑容:
“你来这里不会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个吧大才子,不忙着备考来这里劝我,是有事吧?”
蔡文诏义正言辞地说道:
“吾是为了这龙泉百姓,也是为了行之兄你将来的前途着想,才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游说你的……等等你干嘛!”
一声惊呼从他嘴边冒出:
“快放手,你这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
然而他的力气哪有王浩大,被王浩拖着拖进了乡镇府内。
王浩一边拖着一边说道:
“跟我装大尾巴狼,来了你还想走?给我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