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都市言情 / 隋朝正史 / 第6节(2/2)

第6节(2/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萧岿倒背双手,踱来踱去,心神不定。太子萧琮生性仁孝忠厚,幼年时妹妹被过继时的记忆,依旧常记于心,便说道:“既然是皇妹,不如恩准其回宫。”
  看着父皇犹豫,萧瓛在一旁可不这么想,自己是迷信占卜算命之人,萧珺二月出生,犯忌江南旧俗,故而作揖劝道:“儿臣以为,此事父皇还需三思。”
  太子萧琮一听这话,转脸问道:“二弟,这可是亲妹妹,为何犹豫不决?”
  
  萧瓛说道:“当年东平王也是萧氏宗亲,听说过继一年有余,夫妻双双病毙,做何解释?”
  “这……”萧琮顿时无言以答,孝明帝萧岿抬眼看了看兄弟二人,未发一言,只叹了一口粗气,然后拂袖而走。太子萧琮一看便心里明白,皇上不语就是不许
  萧瓛暗中颇为得意,轻轻碰了下太子:“父皇一言不发,认亲这事还是到此为止吧。”这才是:
  皇上不语是不许,迷信难认亲生女。
  唯恐灾星留身边,交予天命随她去。
  
  萧珺在江陵城东门外逃难百姓之中,一连寻找几天,也未见舅舅一家消息。打听了许久,才知道两个表哥大臭、二臭所乘船只遇浪打翻,溺水而亡。舅舅张轲所乘之船,去往何处,也不知所踪。
  孤苦伶仃,萧珺再无亲人,靠着东城门外搭棚舍粥,挨过几日。等到流民散去,各反家园,粥棚拆掉,萧珺再无依靠,只得流浪。
  萧珺身无分文,又不知如何乞讨,饿了几日,再无力气,心中暗想自己命当如此,饿死也是天意,不如了却这惨淡浮生,依靠在城墙根下,奄奄等死。真可谓:
  世道起沧桑,难民欲渡江。
  
  离散难择路,野犬食荒凉。
  常闻百姓苦,少见帝王殇。
  王侯邀功日,把盏饮琼浆。
  也不知昏厥了多久,萧珺本以为自己大限已到,未曾想如同一觉醒来,双眼微睁,但见一座破茅草窟,里面一贫如洗。萧珺隐约听到,旁边有烧火木炭响声,转脸望去,见一老太,发髻盘白,腰弯如弓,衣衫褴褛,坐在石板之上,正用破罐煮汤。
  
  萧珺微微开口,问道:“老婆婆,可是救我恩人?。”
  且说这老太太城东一流浪乞讨为生的妇人,人称郭氏,终日乞讨,心地仁慈,见萧珺醒来,问道:“孩子,你是哪家闺女,几尽饿死,因何如此悲惨?”
  萧珺答道:“小女萧珺,家住十里界,遇陈兵烧掠,幸有官军搭救,才流落至此。亲人离散,无以生存,只是等死而已。”
  “好死不如赖活,我乞讨半生,尚且活到古稀之年,何苦自寻死路呢?”说话间粥汤已熟,郭老太将粥汤倒入一个破边瓷碗中,吹了吹热气,端给萧珺,郭老太说道:“孩子,喝了这粥汤,便有力气,将来日子还长着呢。”
  萧珺腹中饥饿,喝了两口,倍觉美味,如同珍馐,抿嘴问道:“老婆婆熬的是什么佳肴,竟然如此美味?”
  
  郭老太说:“我见你饥饿难当,去城外军马营,在喂马的草料里捡了些豆子,熬成豆汤,放些野菜,为你充饥。”
  萧珺听后如获至宝,又喝两口,如同寒冬鹅毛,雪中送炭,也有力气坐了起来。萧珺端着粥汤,递给郭老太,说道:“饥饿已经熬过,还是婆婆喝吧。”
  郭老太两眼含笑,捋着萧珺头发说道:“你虽身处落魄,却知道孝悌,将来一定能有好命。”郭老太与萧珺情同祖孙,从此便在江陵城外,跟着郭老太流浪乞讨,生活下来。这才是: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