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终于,这样的机会被父亲等到了。父亲转战到广东惠东多祝毛织厂后,父亲如愿成为了一名车间师傅,然后父亲又于1997年转到广东虎门依宝针织厂当起了师傅。成为车间师傅后,和之前当工人仅做好手里的活就行不同。车间师傅是要负责整个纺织车间产品质量、机械维修等工作的。于是父亲更加刻苦的自行专研。但凡遇到不懂的技术,都要自己摸索着进行。为了进一步摸透纺织机的结构,父亲还要利用下班时间,亲自动手将纺织机每个零部件都拆卸下来,逐一熟记于心。
有一回,到了康华针织厂分厂小厂工作的父亲,小厂里新到了一批纺织订单。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这批订单的纺织难度极高,即便是大厂在做这批货时,返工率也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里,作为小厂的师傅父亲肩上的胆子别压得很重,甚至自己作为师傅的能力都已经受到质疑。这期间父亲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改良纺织机降低返工率上。即便是到了下班时候,父亲脑子里也都是在思索如何解决眼前的棘手问题,以至于父亲住在三楼,因为走路思考得太入迷,常常人都走到了四楼才回过神来。
在父亲的反复琢磨下,他发现这批货返工率高的根源在于,小厂使用的纺织机都是用了七八年的老机器,重要零部件已经磨碎很严重。纺织简单的货品还能凑合,要应对眼下这批复杂的货品就有些勉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全部更换新机器,但这对于一个小厂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一个机器动辄上万的成本,实在不是小厂能完全承受的。既然不能换新机器,那有什么办法能更新已被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呢?顺着这个思路,父亲有是一番的思索。通过仔细观察父亲发现,纺织机的纺织操作台左右两边的磨损其实是不一样的。就像人的鞋子,不同人左右脚使用习惯不同,鞋子穿久了两只鞋的脚底的磨损程度也会不一样。想到这里,父亲灵机一动。能不能将机器的左右部件相互调换,让处于长期磨损的部分换个方向,让磨损不严重的来取代。
说干就干,于是父亲就先用一台机器做了试验,更换了纺织机左右零件的位置。当再次纺织这批货物时,父亲万分惊喜的发现,货物的返工率瞬间就降低了。于是父亲便利用下班时间,将厂里的每一台机器全部都按这个思路更换了左右部分。当全厂的机器都由父亲亲自更换了零部件后,这批货物的返工率瞬间就降低了,工人们工作起来效率也提高了,也按时顺利完成了交货,小厂老板也了赚钱。当其他大厂仍在为这批货物焦头烂额时,出奇的发现父亲这家小厂的合格率居然更高,相互一打听才知道小厂的师傅是父亲。
经此一事,父亲当师傅的能力便得到了圈子内的有效认可。
人生难事大抵都是如此,当身处事件最为艰难的环节时,左右看似都已无出路,毫无生机可言时。只要当事人不自乱阵脚,能调整好心态,整顿好情绪,用心用情的反复去专研、去琢磨,始终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信念。
也许仅仅只需调换一下位置,便能看到山穷水尽后的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