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跟人打听过,此时确实是有墨家的,只不过此时毫无凝聚力,且寂寂无名。
按照他模糊的印象,应该是战国时期,大约百家争鸣前后,由墨子创建的墨家。
现在才是春秋时期,墨家竟然就已然存在了,只不过还不为众人所知。
类似于平庸的三教九流,毫无名声。
墨家锯子,还是部分工匠的领袖,意为墨线所弹,必将锯开。
这个木匠的墨家,跟工赐印象中的学术派墨家,明显不是同一个。
同为打工人,甚至还不如那筏子帮名气大。
是工赐主动打听了好久才探听到的,他提过兼爱非攻试探时,那些匠人也表现得一无所知。
这将五指攥成拳头的一步,极为关键。
而思来想去,也只有学术派墨家的理念才是最符合工赐所需的。
若是能将此时的墨家攥进手里,稍加引导改造,衍生出学术思想,便是马上可以拿来套用的框架。
现在的墨家弱小,且毫无名气,而且只是类似于工匠公会…这对工赐来说,或许才是一件好事情!
据他打听到的有限情报来看,此时的墨家极为松散,主事人也并非是钜子称号,而是锯子…
主事人称锯子就可想而知,他们认为锯子,就等同于兵车,墨斗线就等同武器。
你非要问他们有啥核心思想,问就是锯开墨线,慢工出细活,找徒弟看品性,不然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
那些木匠能跟你扯上半天经验论。
工赐提笔,缓缓在竹简上书写了起来:
事不避难者,进。
志不求易者,成……
工赐书写时,不由陷入了沉思:在世人印象中,锯子是鲁班发明的,可是锯这个字早就存在了。
鲁班这时期估计还没出生呢。
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带锯齿的石镰和蚌镰,只不过此时用的都是直锯,而非拉锯。
墨斗也已经有了,只是现在的墨斗,线跟斗是分开的。
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
这规矩的矩,便是尺子。
墨守成规典故中,墨子与鲁班,似乎是一攻一守,亦敌亦友的关系。
而此时墨家锯子,却也是姓鲁。
看来这木匠墨家与后来学术墨家之间的关系,还颇有渊源。
工赐写完一卷竹简时,天边甚至泛起了一抹鱼肚白,工赐倒头便睡。
鸡鸣而起,新的一天又是东奔西走,忙得团团转。
这堂堂申候,似乎才是整个申邑中最忙的一个人。
一连忙了四五天,工赐才算是勉强将纷乱的各项事物给理顺了。
还是缺人手,不大的申邑,邑宰府一群没什么经验的少年,根本难以全面顾及。
这天,工赐接见了一个人,鲁阳。
据说祖上乃是鲁国人,后来居家迁居宋国,这鲁阳的木工技艺很出名,连他的儿子都因此进了宋国某士大夫家族担任门客。
工赐望着面前朴实无华的中年人,背着一个木箱,穿着草鞋,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