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连几日,陈道都过着替人抄书的平凡日子,虽然平凡,但不意味着陈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事实上,推演过武夫英灵的他更加看重种种大街小巷里的小道消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多少江湖中人就是因为对小道消息听而不信,最后才阴沟里翻船。
如今的京城,似乎陷入到暴风雨前的平静之中。
元璟帝似是铁了心地要让庄皇帝入太庙,为此他刻意打压朝中反对的官员,而礼部尚书黄清因此饱受重用,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而自己的师兄,不久前才中举人的刘启元,据说被科举时的考官引荐,多次登上了黄府做客,想必已经得到了黄清的看重。
这黄清,曾经黜落过宋黎,而刘启元不会不知道,但他仍旧与之亲近,此番举动不仅是为了高攀,更是因为与宋黎不对付。
“真可谓蛇鼠一窝。”
陈道私下感慨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今刘启元自以为高攀上黄清,前途大放光明。
可这些日子来,陈道行走于大街小巷中,于市井处收集到不少关于追封庙号的传闻,在整理与梳理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这一次,元璟帝要将庄皇帝迁入太庙,很可能会无功而返。
原因无他,得入太庙者,要符合祖有功、宗有德。
如今太庙已满,九位入主太庙的皇帝里,其中八位都对大齐社稷立有不世之功。
仅剩的一位是显宗皇帝,其在位时期国无大灾、四海承平,乃一代守成之主,看上去似乎可以将其祧出,让庄皇帝入太庙。
但问题偏偏在于,元璟帝是肃宗一脉,如今此脉子孙凋敝、势单力薄,而显宗一脉却开枝散叶,家族兴旺。
而元璟帝登基多年,膝下仍然无子,若是百年之后亦是如此的话,估计皇位就落在了显宗一脉的头上。
在那时,即便元璟帝将庄皇帝迁入太庙之中,等到显宗一脉登基时,势必又要将庄皇帝给祧出去,让显宗重入太庙。
这迁入又祧出…不是在折腾老皇帝的在天之灵吗?
不仅折腾,更给祖宗丢份!
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迁入太庙。
身为局外人的陈道将这些事情看得很清,但局内人便不一定了。
听恩师说,刘启元如今的排场很大,其母亲六十大寿那日,周围几条街巷都系满了红缎子,他宴请各路宾客,其中不乏翰林院的大儒,甚至连礼部尚书黄清派人送去了贺帖。
毫无疑问,这些天的刘启元可谓春风得意。
“刘启元啊、刘启元…”
陈道走在街巷里,看着刘府的仆役们解开街巷上系着的红缎子,不禁在心里感叹道。
而追封庙号之事一旦无疾而终...
为此事效犬马之劳的黄清会落得怎样的结果呢?
怕是要吃多少、吐多少,若是更差一点…那么到时候,谁都不好说了。
而城门失火,终有一朝会殃及池鱼。
刘启元作为黄府的池鱼,因翰林院修纂的引荐而受黄清所重视,如今更是到处张扬他与礼部尚书的关系。
黄清于朝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情况好些的话,元显帝或许不会拿他怎么样。
但一群城门下的池鱼……
虽然派不上大的用场,但用来杀鸡儆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