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顾诗音除了上课以外,就是观察每一个书院的人,还专门拿了个手册做笔记。她记得母亲在她进入书院时给她布置的任务。母亲说:“诗音,这次让你入书院不是让你去读书的,而是让你看清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期盼,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和怎样的人共度怎么样的一生。”
这样的记录并无太大意思,至少顾诗音是这样的认为的,所以她的手册上写得相当的简洁。姓名、性情、可赞之处,鄙夷之处。每每写上几句后,深感寂寥,故又转而看诗歌散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他人的一生呢。她顾诗音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幼时读书作画抚琴弹曲,伤春悲秋,感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空留诗作,无所作为。或许她的才女之名也不过是因为她的丞相之女之名才会有的谬赞。
或许所有的源头是她对于未来是没有期盼的,没有欲望,好像15年来她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正是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她能做的是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顾诗音第二天没有去书院,她拿着那本手册去找她的母亲,她说:“阿娘,我已经有了答案,无需再去了。”
虞氏问她:“为何?”
顾诗音说:“阿娘,阿音想要嫁的人,正直忠厚良善,人品为先。”
虞氏又问:“何为?”
顾诗音回复说:“正直之人必定是诚实之人,心中有着弃恶扬善的是非之观,这样的人值得信赖,日夜相处能无忧无怖,忠厚之人必定懂得感恩,我对他的好他都能铭记于心,如此即使外界诱惑良多,他也能守住本心。良善之人才能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强加在他人身上,总能思己及人,因此从言语到行动都不会做出会伤害到我的事情。”
虞氏又问诗音怎么就想明白了。
诗音将自己的手册拿给虞氏看,顾诗音说:“我细细观察了自己写过的手册,上面对于自己的所在乎的和所厌弃的都无关外貌、无关身世,所关心的点都在于这些人品之上,故明了自己的内心尔!”
虞氏对顾诗音此举颇为赞赏。
一个月后,顾诗音的婚事就定下来了,新郎是将军韩晋,此人从12岁开始跟随父亲出征边塞,数年来战功无数,但是因为常年出征在外,很少留在京城,所以尽管已经18岁,但是也至今未婚配。
虞氏在同意这门婚事之前是问过顾诗音的,顾诗音说,只要人品过关,她是愿意的。
年末的时候,韩晋带领军队凯旋。他入宫叩谢过君王,就回家给双亲请安。韩老将军给自家儿子说到了他的婚事,韩晋并无异议,韩晋说,他的一生早就想好了是要守护这一方国土的,只是委屈了这姑娘从今往后跟着他过着异地分居的日子。
红彤彤的花轿,喧闹的锣鼓,将顾诗音从丞相府送到了韩将军的府邸。
盖头掀开,金风玉露喜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从今往后,她做他贤良妻,做他可以放心托付家宅的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