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能问出这样的话,柳铭章更加认定曹玮浪得虚名,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于是笑着说道:
“那曹将军可知,如何能让士兵在必败之战中死战不退,即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徒手杀敌吗?”
柳铭章话音刚落,满场都沉默了。
的确,这是每个将军都梦寐以求的,如果手下每个士兵都悍不畏死,这世上就没有不可战胜的敌人。
只可惜,将军和士兵也是人,脱下盔甲以后就是普通老百姓,同样是普通老百姓,又如何要求一个普通老百姓为了另一个普通老百姓去死呢?
早在先秦之时,秦国的君主最早实行军功制度,只要杀死敌国甲士,就能获得封赏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免除徭役。
国家爵位分成二十级,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关内侯、列侯。”
汉朝沿袭了这套军功制度,于是军人每战必定求胜,而且还求能斩获敌军将士的“首级”获赏军功。
这份求胜之心成为了军队士气长盛不衰的关键,也是军士们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这一切,到了宋朝以后就变了。
除了地方长官还能领到和宰相差不多高的工资以外,其余兵将的工资少得可怜,就连添支差不的差距都肉眼可见。
在宋朝若是当上文官,哪怕只是一个九品小吏,添支差补跟职钱能是俸禄的两倍还多。
就拿开封府来说,知府的职钱是每月一百贯铁钱。
若像包拯那样身兼枢密副使,则可以再加两百贯的俸禄。
这样一来,他可以拿到将近一千贯月薪。
但宋朝武将大多十分清贫,原因无他,只因武职的添支差补只有俸禄的三分之一。
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左、右金吾卫大将军每月只有三十五贯铁钱的俸禄,其余诸卫大将军只有二十五贯铁钱,到了三班奉职则更加难看,每月只有四贯铁钱的俸禄。
当然这还不是最低的,三位数铁钱的月薪恐怕也只就武职才有了。
一个国家的军职俸禄低不说,还没有立功授奖的机会,就算战死沙场,能拿到的抚恤金也少得可怜。
家属只能拿到三个月的口粮,按人头算,每人每日一斤米,若是家中有父母妻儿五口,只能拿到抚恤粮五石,此外还有那份低得可怜的工资。
造成军队的构成几乎都是社会中的下等人,又或者是文官兼任的武职,偏偏文官自小没有经历风霜雨雪,体质比不上自幼习武的人。
在这样的军事制度下,如何不叫人绝望?
可惜这个道理曹玮并不懂,他也不可能懂。
都知道他是开国名将之后,家中自有勋爵衣食无忧,又怎么能明白底层军士为什么不肯用命呢?
看到曹玮低头沉思,柳铭章不为已甚,他太明白宋朝军队积弱原因了,根本在于军费太低,国家不肯拿钱出来养兵。
这么多年下来看到这个问题的将军只有一人,而他的名字,叫做:“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