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毛排行老三,头上头发长得也不过,故取小名三毛;家中祖上是清朝时期的邮差,颇有些文化,然而在那个动荡不安,备受朝廷和洋人欺辱的年代,家庭和个人的幸福感是毫无保障的,都慢慢地好好地活着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和奢望,至于其他的,想都不敢想。
这位祖上即使三毛的爷爷,也是我的太爷爷,对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实在是不多,未闻其声,更未见其人,只知道他因为是邮差的缘故,难免要和一些当时的衙门人物打些交道,不识文断字那是万万不能的,基于此,好歹也是掌握了文化的利器,虽然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总归是个文化人,对我爷爷的期待也很好,是为取名:章斐然,寄语希望成绩斐然。现在想来,那个年代,即便真的“成绩斐然”了,倘若不能救国救民,也无非是尘世中奋力求存的蝼蚁,又怎能改变时代的大局呢?
有一日,太爷爷照旧要传递一份官家的公函,需从浙江嘉兴府长途跋涉到苏州府;公函是密封在一个破旧的竹筒中,斜跨在腰间,就靠着两条腿徒步往苏州进发。这样的场景现代人恐怕难以想象,如诺是今时今日,自己开车哪怕是骑个脚踏车,总远远好过走路去啊,再没有交通工具,骑马总可以吧?悲催的是,真的是连马儿都没有,我们所想象的快马加鞭,“一日看尽长安花”只存在于更远古的古人的诗句里,而且这还是浪漫的表现手法。
走在漫漫的荒野地里,除了偶尔几只喜鹊或八哥从路边的树顶盘旋着掠过头顶,发出难以模仿的叫声外,实在是听不到其他的声音,天色也不是很好,有些黄沙从远处一阵一阵地飘到跟前,又从跟前一阵一阵地飘到远处;太爷爷咽了口口水,狠狠地摘下别在腰间的水葫芦,仰脖大口地喝了一口水,继续迅疾地往驿站方向赶去。晚晴时道路两边可没有服务区,所有给养必须得从驿站获得,而驿站是得到朝廷和衙门支持的一种半官方机构,里头所有的物资会定期从国库送来,主要就是些米面油茶,但凡官差或邮差入住,都需要出示官家批文,注明具体事由方可获得补给。
天色慢慢昏暗下来,深秋时节,风早已有了几分寒意,先前的喜鹊和八哥也扛不住这寒冷的风,早早地飞回鸟巢歇息去了;太爷爷个人的行囊里只剩下最后半个饭团了,为了节约这最后的能量,只能是再分作两半,如此可以拉长时间的跨度,让这点粮食发挥最大的效用。此时,离驿站尚有五十里地,天色却很快黑了下来。
“这几个铜钿是真不好挣,真桑窝唉”太爷爷暗暗地埋怨了一句,其实这一切他早已习以为常,埋怨也好,接受也罢,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没什么新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