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继续按照传统推理小说的惯例,我还需要向大家介绍本书的灵魂人物:洛森!洛森实际长得并不高,差不多只有170公分,56岁的他体态有些发福,身材也略显臃肿,长相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然,可能是我总感觉发胖的人们都长得很相似的缘故,为此洛森总对我说那句福尔摩斯一直对华生说的话“你缺乏观察”,不过我还是找到了洛森和其他体态发福的人的区别,那就是洛森脸上总是带着一副思考的神情,他的眼神总是长时间的聚焦然后短暂发散,没多久再长时间的聚焦再短暂发散,让人感觉他好像在思考某个世界未解的谜题,不过他那臃肿的身材配上那副思考的表情我每次看都禁不住想笑,因为那个样子像极了在考虑他中午的菜单。但在这里我还是为他说句公道话,他的眼神总是和蔼慈祥的,对一个快到花甲的人来说用慈祥这个词还算合适,不过在他慈祥目光的表面下却还隐藏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目光,那是一种能看透你内心的锐利目光,这种目光需要你深入观察了解才能看到。不过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洛森总说“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你越了解就越发觉得缺乏美感和失去兴趣。”至于你要问原因嘛,“大概是由于人们大脑中的理性开始占优势了”洛森这么回答。洛森在度过56年的岁月后已经不再年轻了,他那不光滑的额头上印着一条淡淡的皱纹,头发显示出很好看的黑灰色,但真正让我觉得他衰老了的是他的有些动作显得非常老态,表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走路了,他走路非常喜欢一步一步扎实的慢慢走,就好像要在犯罪现场留下自己清晰的脚掌痕迹一样,那慢腾腾的抬腿动作每次看到我都恨不得替他把路走完,他这种走路方式让我想起了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狄仁杰的走路方式,不过狄仁杰走的比他快多了,更让人头疼的是他还非常喜欢走路外出,有鉴于此,为了我自己不急出心脏病,我非常明智的避免自己和他一起出去散步,奉劝各位读者也要努力避免这一点,除了这一点以外,关于他其他方面的怪癖我都还能勉强忍受,众多时候他脾气温和,待人亲切,为什么是众多时候呢,因为如果他听到你说他的大脑和他的年龄一样老化了的时候,他就会变的非常生气,简直像个炸药库一样,不过这我也能理解,人总有自己生气的原则和底线。我一般都会远远避开他的底线,因为我比他更坚信他的大脑无比聪明。此外,我还听说洛森年轻时有过去英国求学的经历,在英国他大量阅读了西方的文学著作,所以他在生活的一些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其中最为明显表现的就是在对人的称呼上,他对待大部分来寻求他帮助的客人习惯称呼先生、小姐和太太,在这个张总、王总以及什么总流行的时代这些称呼已经很少被使用或者在我看来比较另类,因为无论是叫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有一种别扭的感觉,尤其是小姐这个称呼在当下更是有着某种贬义,不过他在这些称呼前还会习惯性的加个姓氏听起来就会舒服很多,加上来找他咨询的都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他们显然对这些称呼也是见怪不怪。说到这里我应当再提一下他的职业:洛森是一名私家侦探,千万不要以为他是偷拍别人出轨的那种跟踪狂侦探,而是经常出现在西方推理小说中的侦探人物。这种工作在中国似乎算不上真正的职业,我一开始也觉得这种工作也只是挂个名号而已,谁知道洛森把“洛森私人侦探事务所”这九个字直接制成牌匾挂在他的公寓门上方,我不得不佩服这种大无畏的做法,我永远也没有弄清楚他这个所谓的私人侦探事务所有没有在工商局注册和在公安局备过案,不过我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的营业执照。但话又说回来,这个“三无产品”的侦探事务所生意或者说案子还不少,不过大多是一些要求保密不愿意让警察插手的案子,这里肯定不是出轨什么的,洛森从不接受这类案件,“刑事!我只接刑事案件”他总这么说。要求洛森代为处理的案子是今年才开始多起来,这主要是得益于他在去年那桩密室谋杀案中的出色表现,他轻松解决了死者在书房发出叫喊声到众人到达反锁的书房仅有短短十秒,凶手是如何在十秒内离开书房的案子,这个案子使得他一时声名大噪,前来寻求他帮助的人自然多了,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前刑警的身份为他积累下了一定的人脉资源。总结来说,他是一个身高不到170公分,年近花甲,身材有些发福的前刑警,现在是一个私家侦探,并创办了自己的私家侦探事务所(很可能是无证经营),这个事务所间接又让他回到了以前的工作。人呢,总是很难放弃自己真正喜爱的人或事,即使有天失去了,也会通过某种相似的替代品重新得到,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