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好又好在那里呢?简单地说,首先,一排禾苗插栽下来,横竖要直,都在一条线上,就像小学生写字的格子。其次,插栽下去的秧,粗细要均匀,看起来很干净,没有毛毛糙糙。第三,每兜秧苗,高矮相差不大,并且笔直地竖立,这样成活率就高。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实际上几十号人里面也没有几个,而异姓大伯就是大伙儿公认的头号选手。
说起插秧的农活,异性大伯还手把手地教过我,在这方面也可以说算是启蒙老师!至今我都清楚他当时教我的一些细节。
他说:“小明子,想要学好插秧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一个道理,就是什么事都是相关联的!干农活也是一样,要有整体观念,它们不是单一的。任何一件农活的各个环节也不是单一的,都是相关联的。”
这不就是一种朴素的哲学理念吗?原来很多的哲学道理,看起来很深奥,实际上就隐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平常的事物里呀!
他看我没有听懂,接着解释,就拿插秧的事来说,实际上关联的环节也很多。比如,关系到季节的不同、田地的整理、水的多少、秧苗的好差,以及插秧者个人技术,等等。
一丘田插完秧之后,不仅看起来完全不一样,而且秧苗的返青时间和返青率都完全不同,甚至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等等。
他传授知识的时候,说得是一套一套。可惜当时初学的我,却并不明白,只是一愣一愣地听着,什么也不懂,只好先记在心里,等到日后在亲自实践和体验中,慢慢地才恍然而悟!
如,插秧前先要拨秧,拨秧又不能图省事,用手一大把一大把地拨。如果这样一大把地拨,除了容易损伤秧苗,甚至会断之外,还会影响插秧的速度和质量,甚至影响整个禾苗的生长、作物的产量等。
对于插秧的姿势和技术,他给我讲了一般不外传的“秘诀”:“头要抬起,直视前方;双肩平整,不能歪斜;腰要拉直,弯曲有害;双脚齐肩,前后对平;屁股下蹲,低于膝盖;双手悬起,不靠双腿;左手拿秧,右手插秧。”
右手插秧更加有讲究,比如“三指分秧、二指插秧。”
时令不同也有差异,“春季插秧,蜻蜓点水;夏季插秧,一插到底。”等等。
这都是经验之谈,你只有在边实践边思考当中,才能慢慢体会。当你一旦意会到了之后,就会觉得“秘诀”妙不可言。
每一次插秧,领头者会首先用眼睛瞄一瞄田块的形状,根据田块的特点和自己的经验,找好首行插秧的起点和终点。这实际上也有很多的学问在里头,比如,四四方方的田块好一点,只需要看有多少人,把人员安排的完就差不多,但碰上一些毫无规则的田块,那就体现出个人功力如何了。
对于不规则的田块,插秧的起点不同,方向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搞得不好,就是人多的话,有的人在田里插秧苗,有的人却在岸边等候,累得累死,闲的闲死,苦乐不均,而且误工。
所以,当领头者找到起点和终点后,接着,他会第一个下田,稳稳当当插下第一兜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