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点想不通!
朱标听了,便笑着说道:「不少人说天下钱粮有个定数,谁多了那必然谁会少!这种想法,有了香山县作为例子,怕是行不通了。」
朱元璋听了,摇摇头,严肃了一点说道:「那倒也未必!」
说完之后,他从御案上拿起几份奏章,示意轮值太监转给太子,然后说道:「宋卿回来说了个事,还有地方上也有奏章,综合来看,香山县该是把周边的钱都吸走了。你可以看看,这两年广东其他地方的赋税,除了番禺县之外,都是减少的。」
这个事情,朱标以前是不知道的。因此,他拿过奏章之后,便立刻翻看了起来。
他在看着,朱元璋还在说着:「广东其他地方,因为涉及香山县的事情都要协助,因此,他们的人口都涌向了香山县,造就了香山县的繁华,可其他地方的人口减少,影响就有些大了啊!」
「特别是最近的一次风灾过后,不少地方有田地的百姓都弃田不要,拖家带口地拥去了香山县。这种现象,不是好现象啊!」
最早开始,是那些无田的佃户之类,还有不少原本是隐户的,涌向香山县。因此,这个事情并不突出。可这次百年一遇的风灾之后,事情就突出了。受影响的地方官府上奏,多有抱怨。只是基于要协助香山县的旨意,他们也不敢不放人。
朱元璋指着朱标手中的那些奏章说道:「胡卿就已经提出,香山县是压榨了其他地方,才有了如此繁华,此乃特例,不足以说明香山县就一定是好的。我觉得,这个意见虽然有失偏颇,但是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朱标一边听着,一边看着。看完之后,他也沉默了一下,最后抬头看向朱元璋,表情同样严肃地说道:「父皇,儿臣感觉,这些问题怪罪到香山县这边,总觉得不对!」
说着,他不
等朱元璋问话,就主动解释道:「儿臣去过香山县,能感受到香山县的欣欣向荣。如果说,香山县的欣欣向荣是错的,那儿臣以为,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不应该是香山县的问题,而是其他地方出了问题!」
顿了顿,朱标想到了一个例子,便又补充说道:「就好比一个学堂的人,其中某人学习优异,其他人就抱怨,说这个人的学习太好了,以至于显得他们很笨,学不好?那是要学习优异的这个人不能那么优异?还是说要其他人更为努力?」
说完之后,他就看着朱元璋,等他爹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