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部队行军时候,普通日军士兵需要携带6天的口粮。这6天的口粮包括3天的精米(2610克),1天的饼干(690克),2天的压缩干粮(1380克),1天的罐头肉(180克),6天的干肉(720克),6天的味增粉(180克),6天的味增(450克),6天的砂糖(120克),6天的盐(30克),6天的营养食(270克),这些总重量已经接近7公斤了。除了这6天的口粮以外,日军士兵每个人必须携带2天的应急口粮。应急口粮重量为1700克,主要是不需要烧煮的饼干(也可以是大米),肉罐头,盐和腌菜这类,因为激烈的战斗中一般没有时间做饭。应急口粮并不是给士兵自己吃不上饭时候应急用的,而是必须在指挥官下令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不然就算士兵活活饿死,也不允许动用应急口粮,违者会被严厉惩处。应急口粮一般用于日军作战的最后关头。例如在侵华战争中,一旦日军指挥官下令食用应急口粮,就说明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日军后勤补给已经被中国军队切断或者中断了,二是战争已经到了紧要阶段,如果2、3天内日军不能获得成功,恐怕就只能撤退了。
抗战中一旦日军被中国军队包围导致补给断绝,日军的飞机往往会空投大量这种应急口粮。比如台儿庄战役期间被痛击的日军第10师团,太原会战中被中国军队包围的日军第5师团,武汉会战在万家岭被包围的日军第106师团,都靠这些空投补给苦苦的支撑。普通口粮加上应急口粮的近2公斤,光是口粮就要将近9公斤的重量。再加上步枪,弹药,九九式背囊,衣物,雨衣,毛毯,牙刷牙粉毛巾肥皂,甚至还有150张卫生纸,日军这样负重也就有20公斤了。好在日军在长距离机动的时候,往往依靠铁路,汽车,运输船等等,所以真正依靠步行行军还是很有限的。以上说的口粮,都是日军作战时候的口粮。如果在日军的驻扎地,他们的伙食往往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在侵华战争初期,日本人到乡村扫荡,将大小村庄里面的家禽,牲口全部变成新鲜的肉食,农民们种植的各种蔬菜自然也逃不过他们的掠夺。日军在驻扎地占领区,往往有固定的食堂,以中队为单位集体进餐。各种食品种类众多,单单主食就有:米麦饭,栗饭,什锦饭,牛肉饭,福神渍饭,红薯饭,小豆饭,豆腐拌饭等等。至于汤居然也有20多种,包括:味增汁,青菜汤,蛤蜊青菜汤,白菜豆腐汤,鲤鱼汤,尊鱼汤,鳕鱼海带汤,萨摩汤,葛汁汤,吴汁汤等等。另外还有几十种炖菜,几十种烧烤菜,以及花样众多的油煎菜,凉拌菜,酱菜,西式菜,病号菜,简直就是开大宴席了。
鬼子吃的很好,但是中国老百姓就倒霉了,就以北平这个大城市为例,当时的老百姓能买到的粮食就是所谓的“混合面”!开始时,其中尚有大部分正当粮食,如谷子、高梁、玉米、豆类等,虽质量较差,尚可食用。其后越磨越次,质量日趋低劣,“混合面”逐渐出现颜色灰暗、牙碜、口感苦涩、有异味等现象。原因是粮店所存粮食只出不进,好粮日益减少,粮店为凑足所报数量,不得不把发霉变质的次粮、陈粮和囤底土粮都一齐磨了进去。还有少数粮商买通日伪检查人员,胡搀乱对,抵换好粮留作自用。这些混合面老百姓买回家以后,先要过数遍筛子,把里面的泥土、头发以及各种杂物筛出来,还不容易筛完剩下的粮食,吃了以后也往往不消化,根本无法排泄!日军就是有好的粮食蔬菜肉类,也只会自己食用,吃不了的,比如胡萝卜,宁肯喂了军马,也不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