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流年撷萃 / 个性化的表达(1/1)

个性化的表达(1/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再写一篇吧,每天写完小说之后,随意写一点文字,就觉得这是很好的放松。
  之前是为了想在固定时间发送,而现在则是放松心情。
  写小说时,心思放在构思上。
  随意涂写时,心情是放松的。这样往往会带来灵感。
  比如说昨天写的吧,没想到我用自己的话概括了叶成林和铁镜心的区别。
  这两个人物,梁羽生先生在作品里都说了,一个是大青树,一个是玫瑰花。这是《红楼梦》的笔法,三春都有自己特色,比如说迎春是二木头,探春就是玫瑰花。
  只不过探春的玫瑰花是说她美丽而带刺,不好惹。
  跟铁镜心那种温室里的花朵含义又不同。
  在一些书评里,也见到这样的引用。
  当然这样的引用对于推广作品是有帮助的,真有人看了书评后,对原著产生兴趣,翻来看看的。
  可是呢,我好像更喜欢看有个性的书评,所谓的有个性就是用自己的话来重新描述一遍作品或者人物。
  用一个比喻吧,如果说原文引用算是书法里的描红,那么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那就是临摹了。
  我的认为是,临摹也是带着自己的个性的。
  当然对于武侠圈来说,有人喜欢作品,然后动笔写感受都已经不容易了,还要管好不好呀,的确,人家有工作的,辛苦了一天,休息时看一点自己喜欢的作品,然后用心去描绘,把美好的情景加深一下,这已经是尽力了。
  如果用我的观点来加以批注的话,确实是多出来的事情。
  本来就是人家的自我欣赏,发出来也不是给我一个人看的,何必呢。
  我倒是认为,也许这类书评没什么商业价值,可是写书评的人更有价值。
  跟喜欢武侠的书迷打交道挺有趣的,他们就只是一份单纯的喜欢。
  也许在武侠牛市时,靠的是大神。
  而现在的武侠市场不可能是牛市,应该是熊市了,依我看,靠的还是这些可爱的书迷读者们。
  当我这两天写完日记后,有一种懊悔的心情。
  早知道的话,我就早一点写了。
  真的,写出来才知道,原来我的理解还有待加深,不写,还真的不知道。
  假如说在创作过程中一边写日记的话,那么我对人家的理解会不同,塑造起来会有另外一番风味,眼下似乎太浅薄了。
  有意思的是,在更新时,我想的是每天该怎么营造氛围,构思情节。
  快结束了,心情有一点放松了,这时候再看熟悉的作品,新的感觉就出来了。哈哈。
  虽然说,赶稿也有赶稿的好处,逼得每天都要写一点,不写的话,自己都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
  不过呢,要适应赶稿的节奏,还是需要平时的多读多写多思考。
  沉淀功夫是少不了的。
  还记得第一遍看《散花女侠》的时候,就看到云蕾生了一个女儿,可是到了《联剑风云录》里别说女儿没看到,连云蕾也不出现了,而《广陵剑》里根本没提到这个女儿。
  我就在想可能是夭折了。
  然后女儿夭折了,云蕾也伤心而死。
  然后就编了一个故事,写进了《鹧鸪饮琼录》里,我自己也觉得是好玩而已。
  只是现在再想想点滴的历程,真的不胜感慨,没想到就这样完成了。
  好像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呢!哈哈!
  所以说幸亏是赶稿,要不然呀,我有得磨蹭了,只会觉得这样不好,那样不好。
  而赶稿呢,不管啦,先写下来再说。这样反而能先把故事完整地表达出来。
  这倒不是把个性中好的一面放大,而是让个性更加完善。所以觉得也是不错的。
  好了,今天不想写了,时间也晚了,晚安吧!
  2020年9月8日(又)
  
  
热门推荐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禁区之狐 从球迷到超级球星 余下的,只有噪音 篮球永不眠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