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两利求大,两害取轻。
比较过后似乎开口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情。
黄旭思量一番,先找了个吃饭的时机和妈妈说道:“妈,最近上班有点问题,公司要让我们必须要开户,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有储备,我一个都没有。开一个户就有100块钱,开了什么都不用做都行。”妈妈听了听不露声音说:“那你就要去积累嘛,在银行多讲,才会有客户。”
然后黄旭又说:“但是我和领导说了这周一定会开户,你可不可以帮我找找朋友开点户,这开户也不影响,而且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收益还是高的,如果他们想炒股也可以。”
然后妈妈又说:“我都不知道证券账户这个,不好说,你才去公司,先站稳了再开口好点。”
听着妈妈的意思是不想帮忙,黄旭脸色瞬间变了,气呼呼的说句:“那算了。”就坐沙发上看电视,果然妈妈想了想就拨打了电话,打完妈妈还说了句:“开是可以开,你这工作和保险公司一样先找亲戚朋友。”黄旭很多年后回忆这份经历,真的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思,如果自己早些年成熟独立些,就能让妈妈少操些心,也不会让妈妈那么累。校园虽然教给了黄旭足够的知识,但忽略了社会责任感的成长。
营销工作似乎确实大部分从缘故市场开始,因为熟人的信任度也确实更高些。符合大部分人先易后难的思维。
就这样,依靠着缘故优势,第二个月黄旭拿到了7800的工资,要知道黄旭的基础工资不过1800,财富来的太容易就不容易珍惜,也容易滋生好逸恶劳的心思。黄旭总想着靠妈妈,然而亲戚朋友也总有用完的时候。
就这样黄旭第二次提出了辞职,其实那时她也觉得不想依靠妈妈,这工作快要变成妈妈的工作,而不是自己的工作了。而部门经理棋高一招,从职业规划入手把工作说的很有前景,又肯定了黄旭的想法还说要亲自教黄旭营销。其实当时黄旭以为部门经理应是很看重她,后来才知道一方面黄旭的学历对这份工作来说确实也是不错的招牌,另一方面离职率也是一种考核,而且正值岗位调整的档口,部门经理不希望有太大变化。
那时的黄旭就是初出社会的青年,内心是比较善良热血的,也不太看重金钱的获得,所以部门经理那样一说,她觉得既能锻炼,又能拿钱何不试试。
原来人以为自己不擅长、不适合往往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付出努力。若你真的用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虽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但一定会收获一些东西。
比如黄旭一直不喜欢营销也认为自己不适合营销,不会交际。因为她从来没想过要主动做这件事,但是当现实逼着她去打开自己,去交流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做的不差,甚至还不错。
经由部门经理的指导加上自己的思考,黄旭发现自己正在慢慢适应这份工作,比如刚入行的时候她甚至不知道上证指数代码,看着K线图有些蒙圈,软件也不是很会用。而不过月余的时间,她已经能熟练的调出交易软件里的各项公式,图形,和顾客聊起股票也是滔滔不绝,公司的产品信息她总是最快掌握的,对一些流程甚至比老员工还熟练。短短的时间里,她就变得看起来很专业。
时间大概过去半年左右,部门经理就和她谈希望她出任区域总监,而那时的她虽然工作得心应手,但是另一项选择也在左右着她。因为她的妈妈常年在外打拼,自是知道营销的苦,而她的妈妈一直觉得她那么好的学历,营销不算个说的出口的对口工作,公务员、老师什么的会更好些。所以她的妈妈时不时的就劝她多看看书,考个试什么的。
黄旭本也是没有什么特别职业兴趣的人,妈妈的话和部门的经理的话让她左右为难。
但是那时的她工作也不过6个月,又总以为区域总监看起来像是不错的工作,反得思量,她想试试。
于是她成为了区域总监。
后来黄旭回忆起来,深深的觉得职业教育非常必要,职业类别有些什么,公司职务构成又是什么...等等,特别是现实的感悟。若是高中的黄旭有这些意识,想必她就不会花如此多的时间在方向选择上。黄旭虽然在学科类学习上取得不错的结果,但是她的社会知识就是入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