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浪子异侠 / 空山寒月 / 第二章 宝藏 4(1/1)

第二章 宝藏 4(1/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骆献见几人已经走出院子,说道:“计老弟,现在这里没有旁人,你有什么话便对老哥说,倘有帮得上的,老哥绝不推脱。”计灵应又咳嗽了几声,说道:“这几年来,多蒙骆大哥关照,兄弟感激得很。想必骆大哥今日认定兄弟是纪大人对头的奸细,要将我们悉数诛杀,大哥不过是奉令行事,兄弟是自作自受,落的如此下场,怨不得骆大哥。”
  骆献嘿然冷笑道:“计老弟为谁办事,你我二人可都清楚得很,你既然知道老哥的难处,那也不必多说。”计灵应道:“我若说不是,骆大哥必定不信。唉,只因为我身怀一个大秘密,使骆大哥对我这般误会,致我今日的下场。兄弟是活不了的了,我死不足惜,只是这大秘密,要是随我带走,那就太可惜了。思来想去,还是大哥最称我心,所以飞瓦传信,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哥,是真是假,大哥权且听着。”骆献道:“计老弟请说,老哥洗耳恭听。”
  计灵应问道:“骆大哥,你可知道关铎关先生?”骆献道:“这个自然知道,他是刘福通手下的大将,听说很有谋略,最先把元狗从卫城赶走的就是他和沙刘二、破头潘等人。”计灵应道:“是啊,现在的卫城原来是蒙古元人的上都,当年可是繁华得很。关先生他们当年一举攻克上都,蒙古人仓皇逃离,所有贵重物事都还没来得及收拾。城破后,义军在皇城、宫城搜得金银珠宝、奇珍异物、绫罗绸缎不知多少,皇帝老儿、后宫嫔妃、王公大臣的贵重宝物,那还少得了么。”骆献蹙眉道:“计老弟瓦片所指,便是这个?”
  计灵应道:“照啊,骆大哥当真聪明,我这么一说,大哥便知道了。”骆献道:“义军既攻了上都,得了金银珠宝,自然大家分了,倘若得不了好处,谁还会冲锋在前,拼了老命?计老弟却不是在消遣大哥?”
  计灵应道:“骆大哥你是有所不知,上都不比中原,身处大漠之中,人烟稀少,倘若在中原攻了城池,大家分了好处,要找几处喝酒作乐的地方,寻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那也容易。这上都地处大漠,多少物事用度皆从中原过来,当时兵荒马乱,还有多少物事过来?便是城内的百姓,也逃了不知多少。大家是拿了财宝,却没有寻乐的所在。金银财宝既然用不了,义军马上要东进辽阳,这行军打仗,如何带着这些,却不留下作甚?”骆献听了此言,微微点头,道:“这般说倒也有些道理。”
  计灵应又道:“义军得了这些宝贝,要留也得有个留法,总不能随便丢下了事。现时打仗用不上,仗打完了,自然用得上了,总需寻个地方,藏了这些宝物。城里自然是藏不得了,而这城外,平坦无际,也没个藏宝的好所在。关先生正为此事犯愁之时,恰恰找到了这里,他见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半山之上山壁陡立,半山之下却又平缓,当真是个神奇所在。他当时便对沙刘二说:‘这等地方,布置机关密道、奇门阵法,那是再好也不过的了,便是在中原,也没几个地方有这里合适。’关先生这等英雄人物,骆大哥你是知道的,他不但武功高强,通晓兵法,又懂得五行八卦、奇门阵法,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计灵应这般说来,像是当年自己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一般,心中却暗道:“糟了,说得快了,却漏了破绽。”
  幸得骆献此时心思全在上都宝藏上,并没有多想,他点头道:“听说这关先生很是有些本事,你这么说来,他便把宝物藏在这里了?”计灵应道:“关先生看了后,地方倒是选在了这里,可是这山太小,又显眼,宝物若是放在这里,不论有多隐秘,找不得半个时辰,必然会被找到。要藏这宝物,必须布置机关阵法,让人便是知道这里,也找不到,进不去。于是他回到上都,花了七天七夜,费尽心机做了个藏宝图,要在这山上布下一个万分隐秘、机关重重的藏宝洞。”他说到这里,又咳嗽了几声,咳嗽完了,似乎又在大口喘气。
  骆献初时看了瓦片,进得院中,不过是要看看计灵应还有什么花招。此时听了计灵应这番言语,心中倒是有些信了,暗道:“以前也曾听人说过,红巾军在上都藏了许多宝贝,只是一直未曾当真,这小子死到临头,说得倒是像模像样,倘若没有宝藏,断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番话。”
  骆献在外面看不见计灵应,不知他伤势到底如何,此时听他不住咳嗽,心中不免有些担心计灵应的伤势,他对计灵应道:“计老弟,你怎么样?”
  计灵应听他这般相问,暗暗得意,趁着咳嗽停歇,心中又想了说辞,嘴里应道:“骆大哥放心,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只是这一箭穿到了胸腔,说话累了些。”他歇了一下,又道:“关先生把这藏宝图做分成了三样图,一样是铁具图、一样是秘道图,一样是机关图,图做出来后,还得找三个精明能干的匠人带头来做这个事,分别是铁匠、石匠和木匠。当时上都的能工巧匠极多,偏生最好的三个匠人却都住在这里。”
  骆献道:“却有这般凑巧之事?”计灵应道:“骆大哥不知,自忽必烈建了上都城后,便迁了许多汉家平民、匠人过来。汉人不能住在城里,又住不得蒙古牧人的毡帐。有人看见这座小山,觉得很是神奇,便依了山脚,住了下来。当时上都商贾云集,商肆遍布,这里距上都不过二十来里,到上都趁工也方便,也有人家就在这里做打铁的、采石的、机巧木具的营生,慢慢的这里人便多了起来,顺帝时,这里已经有几百户人家了。这能工巧匠,多是我汉家的,汉家的人又多住于此,说起来,三个匠人都在这里,也没什么凑巧的。”骆献道:“原来有这么一回事,那也说得过去。”
  
热门推荐
综武:开局传承弱鸡剑神 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我有一座气运祭坛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死人经 无限辉煌图卷 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 穿越倚天:明尊张无忌 我在综武开医馆 武侠:开局奖励满级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