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浪子异侠 / 若星麟剑记 / 第一回 姬麟跃初学扎马步(1/3)

第一回 姬麟跃初学扎马步(1/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古大国之变,莫不起于萧墙之内;大势之弭,莫过于决水千仞之谿。
  昔年,公孙瓒目中无人,众叛亲离,故易京高楼虽固,然伯圭终自焚于上;始皇帝北逐匈奴,接续长城万里,然长城屏障虽远,终不防儿皇拱手让人。
  彼外势其坚也,而毁于内室之蠹。其内糟朽,则外窍不复坚也。
  故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战乱之时,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多是紧闭门户,两耳不闻山外事。到了太平年间,又大开山门,广收弟子。别的不说,窝里斗、捡便宜,这些人是最在行的。
  幸有后周太祖郭荣,立一统天下之基业,可惜英年早逝。至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平定诸侯,自此战乱方歇。和平年代,江湖又成了江湖,里里外外又热闹起来。
  民间盛传一首童谣:“十州九府八门秀,七侠六谷五岳幽,四观三仙二逍遥,一阁一楼一渡头。”说的便是那大宋的山水人文。
  且说那郭荣即位之时,巴、蜀尚在后蜀后主孟昶手中,彼时巴蜀姬家有一个叫姬麟跃的孩子。其祖上乃是周宣王姬静之子、周幽王姬宫湦的兄弟姬余臣。
  幽王为犬戎所害,死在骊山,其子姬宜臼被申侯、许公等拥立为天子,是为“周平王”;而姬余臣被虢公翰拥立为天子,是为“周携王”——后世史家称之为“二王并立”时期。
  后来晋文侯为讨好周平王姬宜臼,便袭杀周携王姬余臣,而姬余臣的一个孩子死里逃生,隐居于巴、蜀之间。
  三家分晋之后,东周王室的影响力日益衰微,故而姬余臣这一脉便又活跃起来。姬麟跃便是姬余臣的第四十六代孙。其训为“麟显宗庙幸,凤舞太平年”。
  姬麟跃乃是家中独子,幼时机敏,好舞剑,不好读书,不过经史子集之中,却独爱陈寿的《三国志》。
  其父姬元广精通史书,涉猎医道,曾仕官于后蜀,因性情耿直,为同僚排挤,于是在后蜀广政十五年辞官不做,回巴州当了个教书先生、行脚郎中。
  叔叔姬元烈,是姬元广同胞兄弟,小元广两岁,脾性刚正,武艺非凡,颇爱麟跃,但从不显露武艺,偶见小麟跃庭中舞剑,只当是小孩子好动之心性,并不曾放在心上。反倒时常敦促其读书,每日晌午饭后,都要考校一番。小麟跃对答时,若不如意,或是耍滑头惹恼了他,便要吃他一记狮子吼。故而每逢晌午饭后,小麟跃都不胜其扰。
  一日,恰逢姬元广、姬元烈兄弟同在家中,小酌聊天。晌午之后,姬元广回房小憩,姬元烈照例考校小麟跃。见堂叔来,小麟跃心生一计,突然倒地,四肢抽搐。
  姬元烈大惊,以为小麟跃中风,急忙去寻姬元广。二人狂奔而去,却见小麟跃在庭中舞木剑,悠游自得。
  姬元广心中有个主意,却诈他说:“汝叔但言尔中风,如何,已愈乎?”
  小麟跃反咬一口:“我向来无病,想是烈叔叔厌恶我,见不得我重武轻文、庭中舞剑,怒急攻心,故口舌无拦,用罔言咒我罢了。”
  姬元烈在一旁,不怒反笑,却不言语。
  姬元广听得此语,先不说话,只是左右张望,见庭中柳枝正茂,折下一条,便往小麟跃身上招呼。
  小麟跃用木剑抵挡,竟被元广一鞭打飞。叔侄二人都愣了眼儿。不及多想,元广一鞭又至,小麟跃只得逃窜。一大一小庭中追逐,不多时,小麟跃力竭。元广一脚踹倒小麟跃,直用柳条鞭背,打断一根,又折一根。待元烈回过神来,元广已一连打断两、三根了。
  见元广还要打,元烈赶忙拉住:“哥哥消气,麟儿顽皮罢了,莫要打了。”
热门推荐
综武:开局传承弱鸡剑神 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我有一座气运祭坛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死人经 无限辉煌图卷 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 穿越倚天:明尊张无忌 我在综武开医馆 武侠:开局奖励满级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