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浪子异侠 / 剑舞梨花 / 第一章:竹里馆外(1/1)

第一章:竹里馆外(1/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京城外的竹里馆,是武林盟主郑求安功成身退、散盟归隐后新筑的,朝廷嘉其忠勇,百姓感其德义,对竹里馆青眼有加,是以竹里馆酒望终年不辍。斗转星移,时光飞逝,竹里馆世代传承,此时的馆主乃是郑求安五世孙郑安邦,此君性豪爽,喜交友,好读书,颇有豪迈之气,不失儒雅之风。因此竹里馆生意兴隆,惠名远播。一副楹联甚为惹眼,上曰:
  郑家做菜,天下无二处;
  胡姬压酒,京城第一家。
  这一日,京城外北风呼啸,瑞雪飘飞,一直到傍晚,也不见有停下的迹象。掐指一算,已是腊八时节,竹里馆内显得冷冷清清,除郑安邦和夫人在靠窗的一张精致的小方桌上烹茶赏景外,就只有不远处的一张八仙桌四周围坐了七八个男子,有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但多是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汉,闲来无事,一行人正侃得正欢,不时传出或谦和或粗俗的笑声。
  而偶尔穿梭在两张桌子之间的,是一位约莫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娘,一身粉色的衣服给这单调的冬天多多少少添了一点暖意。她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八仙桌边听那些大汉聊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奇闻趣事,一双明亮的眸子里充满了好奇。从他们的谈话中,她知道这一行人长年往来于京城与泊州之间做药材生意,本来打点好京城的生意准备回家过年,却在刚出城时遇见这样的大雪,只有在这竹里馆再住几日等天气好起来。
  现在他们说到一位风流倜傥的少侠游历天下,大口吃酒,大段作诗,留下不少佳话。说的人兴高采烈,却不知粉衣少女的眼中满是关切,她本来斜着趴在桌子上的身子已经坐直了,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不时想插话,却插不上嘴。
  这时却听另一张桌子上的馆主在叫她:“我烹的茶,你端给几位客官品品。”粉衣少女方才回过神来,从小方桌上把已经分装好的七八杯茶端了过来。众人一抢而光,齐声称赞。馆主笑着对这边道谢。粉衣少女却在一边沉默着。
  馆主夫人把她的表情都看在眼里,摇头轻叹了一声,道:“莲儿,去看看腊八粥熬得怎么样了,天也快黑了。”那个叫莲儿的粉衣少女答应着转身去了后堂。前面欢笑声又起,几位药商已经聊起了田七的市场行情。莲儿已经没心思听了,一个人陷入了无尽的遐思……
  大约一炷香时间,后堂渐渐飘出腊八粥的香气。夫人道:“这丫头还是解不开那心结啊,三年了。”
  郑安邦轻叹着点了点头,正欲说些什么,却见夫人一双眼盯着窗外,忽道:“怎么这样的天气还有人?”
  郑安邦顺势看去,只见馆外十几丈的霸桥上,隐约一匹马驮着一个人正缓步走来,漫天的雪白里,只有马上那人的一袭蓝衣与霸桥边的红梅引人注目。尚未看清是谁,却听得夫人喃喃道:“莫不会是咱家的三郎吧?”
  这时泊州药商也已经注意到窗外的变化。由于门是关着的,一帮人只有都挤到窗口看。馆主却走向门口,开了大门,大家随即跟来。那一人一马已经走近。只见一匹瘦弱的老马驮着的是一个瘦弱的少年。那少年背着一柄长剑,胯下的白马却是丝毫不见杂色,与白雪无异。
  “雪无影!”一位老者惊呼。
  众人还没来得及问怎么回事,却听那少年疲惫地问道:“前面可是京城?”馆主应道:“正是,小哥你是……”
  话未说完,却见那少年轻笑一声,头一低,坠下马来……
  当那少年在一张陌生的床上睁开眼时,窗外已是雪后天晴,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楞照射进来,应该是晌午,少年笑笑。再看屋子里的环境,或红或粉,一看便知是哪位女子的闺房,只是墙上挂着不知哪位高人的墨宝,清新飘逸,平添了几分书香。
  
热门推荐
综武:开局传承弱鸡剑神 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我有一座气运祭坛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死人经 无限辉煌图卷 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 穿越倚天:明尊张无忌 我在综武开医馆 武侠:开局奖励满级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