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涧花埠位于莲花涧中游南岸,西北卧虎山高耸的地势,在这低洼的河滩汇成了处处湖湾、方方浅塘,一片片芦苇紧挨着一畦畦田园,一橹橹船桨对舞着一挂挂耕具,一声声渔歌和唱着一曲曲农谣,难以想象,秋天芦花纷飞的季节,这里埋藏了多少爱情故事。
虽然已是冰雪的冬天,这里依然是一幅静美的乡村绘卷。冰封的沼泽湖面上,几只洁白羽毛的白鹭高脚轻盈地漫步,时而矫健地展翅跃起嬉闹,传来的叫声活泼清脆。
我和海莲到了涧花埠,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曲折的湖畔土路中间泥泞,两侧铺满了枯黄的野草,无论行人还是行车都不会沾染泥巴。
经过了上午黄泥岗村黄泥路上黄泥巴对我俩的洗礼,自行车的车轮仿佛变成了犁头,在黄泥路上留下深深的擦痕,却就是不会转;黄泥巴填满了车轮锅,用木棍向下扒像在和稀泥,稀泥却怎么不向下掉,没办法,我只好手指伸进轮锅里向外扣泥巴,我只好扛着自行车,让自行车骑着我进了村。
经过了中午黄泥岗村干部热情的丰盛的午餐招待,我好歹恢复了体力。听取了黄泥岗村文艺活动的进展,好歹这个村工作是不用愁了。黄泥岗的高跷队像是专门为了对付黄泥巴,人踩在木棍上,辗转腾挪,如鱼得水,脚上永远不会沾染泥巴;高跷队伍像长蛇一样蜿蜒扭转,盘根打结行进自如,让我见识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样在做完了黄泥岗村基本情况调研后,我和海莲依依惜别了村干部,才踏上了涧花埠的征程。
涧花埠村前的荷塘里,已有村民破碎冰面,向外排水抓鱼,储备年货。随着塘水清浅,大鱼都露出了拱动的脊背,摆尾向前划出了一条条水线,突然钻入岸边枯萎的残荷下,引发围观的孩子们心痒地吵闹。
前方错落有致的黄土墙院,配上整齐划一的芦苇盖顶,村庄掩映在芦苇荡里,像是一方充满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
一进村庄就听见前方锣鼓齐喧。村委会里干部、群众正忙得热火朝天,半成品的旱船摆满了半个院子。几名干部依照船的外观,正在绑制缩小版的骨架,在骨架周围缀上海蓝色的棉布裙,船上面搭上盖顶,再装饰上红绸、红花,一具表演的旱船就做好了。
几个村民聚在一起敲着锣、鼓、镲等打击乐器,锣槌花样多姿多彩,引领着众人奏出欢快的节奏,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旁边有名妇女齐腰架着旱船,随着鼓点的节奏,行云流水地踩着秧歌步。
窦书记是名干了近三十年村支书的老干部,放下了手中做旱船的活计,热情地接待了我俩。听说我俩是来推进文艺汇演的,她就介绍说,今年春节村里就组织旱船表演。前几年村里组织过旱船队,原有的旱船都烂在仓库里了,今年只好重新置办。这不,为了省钱,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
我向窦书记传达了武委员的意见,约定正月初一各村交叉巡演,正月初八到乡党委大院汇演。我还不忘拿出笔记本,简单了解了涧花埠村的基本情况,窦书记又鼓励我说,年轻人要多了解基层情况,要好好干!
从涧花埠村出来,我们走小路西行了三四里路,终于踏上一条石子铺就的乡道,沿着乡道北行,经过了到山前村路口,继续北行转而西行,奔着盘龙村逶迤而去。
地势逐渐升高,我又热得满身汗水,海莲不忍心跳下车来,我俩只好并肩步行。
一路行来,实际上,骑着自行车带着海莲,她一看到我汗流脖颈,就会跳下车来,我们一起步行。全程步行的时间反倒比骑车的时间多。一路行来,有时并肩前行,有时一前一后,所说的话不多,更多的是眼神交流,我走她也走,我看她一眼跨上自行车,她就跳上来揽住我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