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晒盐法?”。
“对!比如说在盐湖海边上,选择平整的地方,然后挖出一个个方形盐田,将卤水提入经过烈日暴晒,卤水中的水分渐渐蒸发.,而卤水中的盐分变成结晶,太子殿下,你想啊,在海边的沙滩以及盐湖边上平整的地方,修建大量的盐田,比如说几百上千亩,太阳光在这一片小小的区域照射是均匀的,几百上千甚至上万亩的盐田,每天的产盐量是多少?”。
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崂山青盐迟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朴仍多于晒盐。
张之庆继续说道,“晒盐法产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太子殿下,我估计您也清楚,大明目前的制盐方法是熬煮,需要耗费大量的柴草以及制盐锅具,其中的成本损耗不言而喻,而增大产量,我们就可以生产更价格低廉的盐,届时大明的百姓都能买得起,吃得起盐!”。
张之庆说着,朱标的眼睛愈发明亮,“好!张兄你马上写个章程,我立刻上报父皇”。
朱标拔腿准备要走,突然看到锅里的细盐,“张兄这细盐?”。
“这个殿下请放心,我会毫不吝啬的传授给朝廷的,毕竟我熬煮这细盐,是为了自己吃,而现在朝廷需要,我当然会不遗余力!”。
张之庆这话说的很有水平,当然既然被朱标发现了,肯定不能再多隐瞒了,他回去告诉老朱,自己小命就没了,保命要紧,保命要紧。
朱标带了一些张之庆制好的细盐,急匆匆的就赶回了宫中。
御书房中,老朱看到朱标,一脸焦急的走了进来。
“标儿?咱不是让你去张之庆那小子那儿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父皇!张兄传授孩儿的一套新的制盐方法!父皇请看这是张兄在家里熬的细盐”。
老朱听闻后,唰的一下站了起来,“什么!”。
朱标将张之庆跟他讲的那些,又细细的跟老朱讲解了一遍。
听完后老朱摸了摸胡子,“晒盐?咱听说过,北宋时期就有了,这么说张之庆的小子,真能革新咱们大明的制盐方法?”。
“回父皇,儿臣猜测,大概有七八成的把握,据儿臣这么长时间对张兄的观察,他好像从不做无把握的事情!”。
老朱想想也是,张之庆这小子,脑子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说不定这事儿真能让他干成了。
“好!标儿这事儿就让你来全权督办了,咱就不管了,不过让张之庆立刻写奏疏,咱要知道里面确切详细的方案”。
“是父皇!儿臣明白”。
张之庆的府邸,他详细地写着晒盐法的具体,他的奏疏向来就是,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明白,从来不是那么文绉绉的,前缀很多,铺垫很多,然后各种拽文词,伟人说过,那是老太太裹脚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