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女生频道 / 追魂法师 / 第三章,有鬼(1/2)

第三章,有鬼(1/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这个砖厂里,工人们的娱乐活动不多,无非是这么几种,电视,赌牌,揩老妇女的油,顺着一条砖厂自己修建的马路去镇里小牌坊下的胡同里找“油姐”。“油姐”是厂里光棍的浑称,具体为何物,这里儿童不易,并且十八禁,自行脑补。
  然而还有一件娱乐是街谈巷闻,老少皆爱,既能搞活厂里沉闷的气氛,又可以营造机会多揩食堂大妈点油。说者神秘秘,听者冷嗖嗖。是什么呢?你猜对了,谈鬼!
  这是当年日军铁蹄践踏过的一个北方小城,砖厂背靠的这座山叫巫女山,山脚某处曾是一个活埋坑,上千人死在这里。据说清宣宗未年闹饥荒时,曾有怪物从西郊枯井爬出,食人嚼骨,连伤百余人,后被一高僧携数十高徒才将它制服,并镇压封印于枯井中,立宝塔碑于井盖之上,连年兵荒马乱,碑已残破,但碑文尚依稀可辨。县志确有记载,但枯井位在何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说在西郊的一片荒地上,但至今未被找到。
  厂里的人们没事唠嗑的时候,话题多半会转到鬼上面。这样的地理位置,这样古老的厂房,还有那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让谈鬼变成了一种刺激的精神享受。
  而我却对此不感兴趣,他们聚集谈鬼的时候,如果要数人数,经常会十个人能数出十二个,二十个能数出二十三四个,当人们聊兴正浓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这些,我知道的,一次也没有。我厌倦了鬼故事,所以我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喊我起床的是我的一个好哥们,小林。二十一岁左右,贵州人。贵州人往往矮小黑瘦,胆小怕事。他一个特点都没落下,却挺有力气,是厂里为数不多的能和我聊的来的哥们。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敬畏我的人。每次他听完鬼故事就会来问我是真的假的,我怕他害怕,每次都会说是假的。他往往半信半疑,一副你怎么像个普通人一样怀疑。
  小林前不久跟他同乡老幺去镇上讨了一副所说开过光的佛像,整个人胆子变大了不少。
  老幺只跟小林聊天,普通话不怎么会讲。每次跟小林去听工友们聊鬼故事,总是闷声听着,话题一结束就会跟小林两个用老家话哇拉哇拉的讲。他行为有点奇怪,经常会引起我的注意。
  老幺这个时候经常都会躲开我审视的眼神,紧张的走开。他怕我,也不喜欢我。
  我被叫醒时就感觉到我肯定要倒霉了,果不其然。
  我睡过头了。要被带班的吊了。
  我的带班叫杨忠,经常自吹是杨家将的后代,长的倒是五大三粗。他说自己出生被一僧人赠予一条黄巾裹体,然后鬼魂不敢侵。
  我跟他有过节,原因我觉得很坑爹。那天晚饭后在食堂吹牛,他讲鬼故事,把一个食堂切菜的阿姨唬的心惊肉跳,然后趁机揩油,殊不知那个老女人身上趴着一只霉鬼,已经克死了两任老公,四十多岁的人,家穷徒四壁,生个儿子还哑聋呆齐全。常人摸到会倒霉一个月。他好赌博,家中有一双好儿女。我担心他输急了害了孩子,就在他快摸到霉鬼的时候从后面拦了他一下。
  正在山吹海侃的他被吓了一跳,停下嘴来回头看我。看到我拦他又惊又怒。此时众人听的正兴起,忽然冷场了,都纷纷朝我这里注目。老女人也回头来瞅,心里瞬间明了,当着众人面,装得清纯如水,啪的打了杨忠一耳光,然后气呼呼的走了。
  众人哄笑,杨忠又羞又怒,盯着我,脸一会白一会红,这算是跟我结下了梁子。
  我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管他三七二十一,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杨忠已经点完名,一班十二个人齐刷刷的站成一排,就缺我一个。
热门推荐
凶案侦查手记 辽东轶闻录 请勿遵守规则 青诡纪事 汴京小医娘 网络新聊斋 深渊归途 罪恶之眼 图书馆店员 我在诡秘世界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