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因宠而遇 / 九,门诊(1/4)

九,门诊(1/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门诊部,一号诊室,两张办公桌面对面拼在一起,靠外面的一张摆着一台电脑,靠右手边的墙上挂着一个灯箱,可以用来查看片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也相应的做出改变,虽然中医也讲究触诊,但有些病结合科技观察得更加全面,给病人解释起来也更加得直观。
  病人来医院就是买身安、买心安。但医者决不能抓住病人的这种心理胡乱开检查,要从患者的角度切身为他们考虑,正如大门前的碑文上所写“医者仁心”,当读作“医者?仁心!”
  窗台上的两盆绿萝给室内增添了几分色彩,屋子很大,大到左边摆下一张简易床都还有大片的空地供人行走挪动。
  医院时常有大佬来坐诊,这一号诊室就是为他们特意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的,地方比标准要大上不少,对于人才,医院的态度一向是宽容的。
  大佬们如果不来坐诊,医院内地位较高的坐诊医师还是很愿意把自己当日的诊室设定在一号的,毕竟宽敞些的诊室,医生和患者的态度都会有质的提升。
  上门求医的患者包括以前的黄牛(现在没了,但转行帮人购票,也就是走关系,帮忙内部安排)都知道,一号诊室内的医生相较于其他诊室的医生医术会更高超,脾气也会更好。这样一来,到一号诊室的病人及其家属也就更愿意听从大夫的安排,于是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一时间一号诊室名声大噪。
  搞得有些小报甚至把这当成独家新闻,特意大书特书,可见中国人民对空间的大小还是很敏感滴。
  7:50,林永生有早到的习惯,患者治病的愿望那班迫切,身为医者又怎能不在有限的空间内为患者无形中谋福利呢?况且,守时这样一种好习惯,遵守了又有何妨。
  桌上收拾停当,把要用的摆放整齐,墨水瓶和钢笔摆在顺手的位置,林梓墨知道爷爷的习惯,也不是第一次和爷爷出来坐诊,一切显得轻车熟路。
  见时间差不多了,林永生就让孙子出去叫第一位患者进来,虽然时间还没到,但既然已经准备停当,就不差那一会儿时间。早一分钟解除痛苦,对患者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医者的仁就在林永生一切考虑和作为中向林梓墨传输着,润物无声。
  一身唐装的老人被人搀扶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位穿着讲究的中年男士或者打扮得高贵的女士。
  可见,这家人,要么有权,要么有钱,甚至权钱皆加于身。
  但林永生和林梓墨并没有被几人表现出来的富有和气势震到,依旧像平常一样开始问诊。
  林永生态度温和地问:“老哥今年多大了?”
  “不敢当,八十有三。”唐装老人态度谦和,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国医大家,傲气是绝对不能对这种人发的。
  一名中年人上前就要把手中提着的袋子打开,看样子是想取出来什么东西。林永生制止了,“不急,我跟老哥聊聊。”
  中年人停下手里的动作,看了唐装老人一眼,见老人没有反对的意思,就一收袋子,重新站到老人身后,保持了一定距离。
  林永生把诊脉枕往唐装老人那边挪了挪,唐装老人也不含糊,提着屁股下的凳子往前挪了挪,距离差不多重新坐下来。撸胳膊挽袖子,最后把手搭了上去。
  林永生三指虚按在脉搏上,眼眉低垂,默默感受着脉相的变化,唐装老人大气都不敢出,屏息等待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