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猪头随笔 / 第二章 履历(1/1)

第二章 履历(1/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个随笔主要为我自己记录,但原谅我还是得做好可能有读者的准备,那就先专门给想象中的读者写一章个人履历的简介,hh。
  我出生于2000年,很多人将零零后视为新时代的开创者。当然这只是年份上的一个特殊的数字,但这种数字上的巧合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不论是不是零零后。所以说或许零零后真的能在某些领域给出跟九零后截然不同的表现。
  就我个人而言,我感觉“零零后整顿职场”的说法还真的在我和身边的人身上有那么点体现,不过那是后话了,不是今天的主题。
  我的人生经历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六岁上了普通的小学,十二岁小学毕业,然后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本科,现在是硕士在读。昔日的同学们有些已经工作了,有些在读博,有些降了级,准备明年读研。
  说来最近的写作行为是跟硕士生活的不顺有直接关系的,既然绕不开学历相关的问题,今天就先讲讲我的小学、初中、高中、本科和硕士的学校,也简要讲讲校园生活。
  先从硕士讲起吧。说来惭愧,“清华大学”四个字恐怕是我此后的几十年中要时常拿出来炫耀的资本。或许多数情况下不是那么直接,但我无法让自己不因为清华大学四个字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都只会炫耀自己“配不上”的东西。我无法想象,同为清华学子,我那几个混得风生水起的高中同学会拿清华的经历装逼,或许对他们而言,来清华读这几年只是顺理成章的一段经历。总之我能来清华读研多半靠的是运气,说来话长了,以后再讲。
  本科是南方一所985。其实大部分的本科生活无非那么几类,我属于典型的一直在宿舍混日子的那类。也许也经常有所焦虑,焦虑之后就随便找点热门的技术学一学,五分钟后又去混时间了。四年下来没进过图书馆的大门,一时兴起、自主去操场锻炼的次数不超过三次。
  最“反常”的一次行为是大四,毕设答辩结束后,心底还是有了那么点离别的惆怅,一个人走到四年来最常去的教学楼,把这个教学楼走了个遍,当时应该带个望远镜的,那么大个学校,我熟悉的面积估计不到其中的二十分之一。
  再来讲高中。提到“学生时代”,我估计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高中,其次是大学。
  对我而言这个顺序略有不同,我首先会想到的是小学,然后是高中。记得高中班主任说过一段话,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高中阶段的朋友,是最有可能成为一生的朋友的。当时听的时候就觉得这班主任竟然说得有点道理。后来读本科,读研,对这话的认知加深了不少,以后再细说吧。
  高中是当地的省重点,所在的班也是省实验班,班上应该基本包含了那个区成绩最好的学生。如果“人脉”真的如很多人说的那么有用,那我感觉我的顶级人脉应该都来自于这里。
  再说到初中。我读的初中也算是当地的重点,由于我就读的初中和高中有一定的关联(算是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关系),生源一定程度上有所绑定,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初中部的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距要远比高中的大。
  初中时代绝对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三年。我曾经多次有这种感慨:寻常人的一生从小学开始,苦难是越来越多的。然后每次对应到我自己身上,我都需要把初中这个例外排除。初中时代的苦难也留到日后细说吧。
  小学时代其实没太多特别的,毕竟只有那么点年纪。但也许是因为初中绝望的经历,我对小学时期的回忆会自动带上滤镜,后来回忆更加频繁,滤镜也更加浓厚,时常有想回小学看看的想法,甚至想过回小学当老师。试着从旁观者的视角看看,可能小学的校园离我家比较近也是一个原因。不过工资估计太低,优先级目前低于高中。
  有时候白日做梦地想,如果没有生存的压力,甚至已经财富自由,我或许有机会能将一批学生从小学开始培养,直至他们二十多岁,我必然能培养出具有极强科研能力的学生。也不知道是不是可行,没有机会验证了。
  其实还有幼儿园时期,不过记忆不多了,只记得些零散的片段。最关键的一点是回忆幼儿园时期时,也许能够清晰地记住当时的景物和行为,但无法回忆起当时的情绪与想法,无忧无虑的童年好像是从别人的记忆里偷来的一样,只得放在脑子的角落里。
  很多中年人印象里将零零后视为新的一代,认为我们什么旧的东西都没见过,印象较深的一个网友的说法是说我们零零后没有见过纸币和硬币。倒不是说被网友的智商震惊到,而是这句话突然点醒我,就仿佛我潜意识里早就知道:虽然我们只有二十多岁,但时代的变迁已经深刻地融入我们个人的成长过程,有时候真的很难分辨我们怀念的是自己的学生时代,还是那个科技不如现在发达的年代。
  最近经常看到附中的学生穿着校服和我擦肩而过。其实我们的思维方式又何尝不是已经“老气横秋”了。经常有人说人的成长往往只在一瞬间,究竟是哪个瞬间,每个人的说法不尽相同,有幽默的、有抒情的,其中很多的说法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对我而言,成长是逼不得已的无奈,是残酷的现实使然。当生活的猛兽用爪子将我的头横按在地上,我常常能看见十多年前的我,我直视他的眼睛,想将其看透,我对他苦笑,这种苦笑叫返璞归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