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猪头随笔 / 第四章 讲讲下棋(1/3)

第四章 讲讲下棋(1/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本难以读懂的书。我不完全认同这句话,我觉得还是有不少人能被我一眼看个大概的,但人确实太过复杂,这一章还是先写写事吧。
  对最近的我而言,下棋指的是军棋和云顶之弈,尤其是云顶之弈,这几天下了十几局。
  但既然以下棋为标题了,不可能只讲拿着电脑云顶之弈这种事,时间跨度必须大点。
  如果拼命回忆,我认为我在幼儿园时期就碰过围棋,不过那时不仅不知道规则,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可能唯一需要大人们注意的就是不要让我把棋子吞了。
  在小学时期就有围棋课了,没记错的话围棋课是在一年级时就有的(还是很有可能记错了,其实可能是三年级)。不得不说我的小学在素质教育这一块应该算是走在了前列,当时那个不大的教学楼对我而言都已经像迷宫一样了,穿行到顶层的围棋教室,听老师给我们讲围棋。老师的样貌记不清了,后来发现我可能是把他的长相按照古力来记的。
  那个年纪的我们能记住什么或是理解什么呢?很难讲,我对那些围棋课唯二的印象是“打劫”,还有“扭羊头”这一操作,不过我坚定地认为当时那个老师说出的是另一个词,也无从考证了。
  提起小学时代和下棋,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一位小学同学,让我们称之为米轩睿,依稀记得在一个雨天,大人带我们去找上述“古力”老师学围棋,课外的教学过程我记得更加模糊了,只记得有些定式之类的。但说来可笑,当时的我居然连基本的推演一两步都不会,而是直接根据盘面来靠感觉下出下一步,老师说我前几步完全是小林光一的名局的起手。当时我莫名其妙就有了自信心沾沾自喜了,不过后来也没继续学围棋了。
  现在想来,当时我的这种靠感觉的下法说不定反而是最先进的,是不是很像最早的卷积神经网络,直接给出下一步的位置,而不用推演盘面可能的变化。我总是像这样找一些例子来证明我自己一定在某些方面有过人的天赋……
  米轩睿显然和我不同,或许他的智力发育要更早。不止是围棋,还有后来的军棋和某些情况下的数学,在多年以后分析,我认为他早在小学时期就有基本的工程思维了。
  好在初中时期我偶然发现他的物理水平连我的小手指头都比不上,心理才平衡了。
  ……
  不知为何似乎围棋后来就被留在了低年级的那个教学楼,此后的十多年里,都没什么人提到过围棋,直到阿尔法狗相关的论文成为热门话题,那都是后话了。
  在围棋之后接触到的应该是五子棋,然后是象棋。想到这两种棋就想到小学的低年级和高年级两栋教学楼里的两块地,想到那种小学特有的大课间,一群人围在一起的感觉。还记得五子棋短暂称雄的是我,象棋无敌的是邢轩辰,他教会了我们将军抽车,不过不记得为什么这两种棋相关的场景里没有米轩睿的身影,可能是下围棋的看不上这些棋吧,不过更大的可能是他家在学校旁边,无需度过那种提前放学却无人来接的无聊时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