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武侠仙侠 / 罗浮记 / 第十一回 取神火太华还魂 统五部刘渊出征(1/6)

第十一回 取神火太华还魂 统五部刘渊出征(1/6)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危木难支大厦倾,更有梅雨浸檐亭;倚楼怀叹寻万里,不见当年砌高人。
  却说武帝驾崩,杨后令华廙宣诏,杨骏引太子,来到含章殿。太子见武帝遗容,放声大哭,两边好说歹说,太子方止住哭喊,谓杨骏:“速让东妃进宫。”杨骏遂令左右去请东妃,又差人分各往在京文武职事五品以上臣官,至太极殿叩贺新帝,行登基大典。
  贾南风在东宫,不知内城情形,也是忐忑不安,忽闻散骑常侍段广来报,急忙问道详事,段广回道:“先皇已经宾天,留下遗诏,令太子继位,皇后即刻随臣入宫。”贾南风又问:“谁为辅政大臣?”段广答道:“先皇诏令临晋侯,车骑将军杨骏总领百官,临朝辅政。”贾南风心中一惊,急问:“太保现在何处?”段广应道:“杨侯已派人护送卫公回府。”贾南风心思一转,冷笑道:“随你入宫,是新帝之意?还是杨骏之意?”段广回道:“此乃新帝之意,皇后不必多疑。”贾南风闻言,思忖片刻,命段广先行,唤过侍女,令其上云梦山百兽壁唤张泓入宫,又换了衣裳,出了东宫。段广领二百军士,在宫外等待,个个披甲执锐,贾南风见此情形,心中有数,也不言语,遂上了凤辇。
  且说贾南风随段广进含章殿,见武帝遗体已经入柩,司马衷在旁,遂上前伏地而泣,司马衷见贾南风到来,心生悲痛,不禁又放声大哭。杨骏过来,也不下拜,说道:“陛下切莫哭泣,如今先皇宾天,众臣皆在太极殿,等侯陛下继位,行登基大典。”贾南风止住哭声,问道:“父皇始崩,依照古制,即位仪式需在月后,择选吉日进行,为何如此仓促?”杨骏也不理睬,只面朝新帝,说道:“古制是古制,今时是今时,陛下快随我去太极殿。”不由分说,径自扶起新帝,又领虎贲百人,挟了贾南风,往太极殿而去。
  群臣候于太极殿,只见侍卫环立,殿内肃然,不知出了何事。傅咸环视四周,不见太保卫瓘,司徒王浑,只有司空石鉴到来,正欲询问,只见杨后领了新帝皇后,又有杨骏、杨珧等人来到殿首,一身素衣,众臣见状,皆伏地叩拜。傅咸心知不妙,果真见华廙手托玉盘,来到殿中,打开诏书,口宣:“今晋武皇帝驾崩,太子司马衷仁德素着,继皇帝位,改年号永熙,尊重后杨氏为皇太后,立贾妃南风为皇后,才人谢玖为太妃,其子司马遹为皇太子,大赦天下。钦此。”又宣:“昔日伊尹吕望作辅国大臣,功勋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护国,为古代名臣之冠。临晋侯、侍中、车骑将军、行太子太保、领前将军杨骏,德厚而智高,见识明远,辅翼皇上与太子,以忠贞严肃著称于世,应做朝廷宰辅,比于商代伊尹。现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如故,主持国政。”诏令一出,殿上哗然,一片泣声。
  傅咸悲道:“先皇始崩,何不先主持国丧,仓促登基,乃与礼制不合。”杨骏说道:“自汉朝高祖以来,新皇登基选为先皇崩后月旬行典,但此制久远,如今政务繁多,仍仿古制,恐不合时宜,有负江山社稷。新帝及时即位,也是为苍生百姓着想。”杨后也道:“太尉所言极是,司马不必过虑。”傅咸见新帝、皇后皆不言语,又望石鉴。石鉴使了个眼色,傅咸心中顿悟,遂不再言语。其余臣僚,多是趋炎附势之辈,哪敢生事,皆跪拜行典,很是一番热闹,全无先皇驾崩悲痛。
  司马衷继位登基,称做孝惠皇帝,立广陵王司马遹为皇太子。杨骏入居太极殿,主持国政,也不纳谏人言,擅易公卿,私树心腹。诏令张劭为中护军,主管禁兵。杨邈与段广并为散骑常侍,管理机密政事。刘豫任左将军,掌京师兵卫。樊震任积射将军,掌宿卫军。另封蒋陵为中书令,李斌为河南尹,武茂为尚书。又令司空石鉴,中护军张劭监造峻阳陵。宫廷内外,无人与之抗衡。如此恣意横行,有诗为叹:
热门推荐
一剑擎天 剑指仙途 巫墓重生 凡徒 大汉封神榜 血炎魔尊 太古第一仙 荒月如归 长生 长生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