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洋井
我小时候是搬过一次家的,大概是四五岁的时候。搬家后的地方,吃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记得那时候,有一个人赶着一头黑色毛驴,毛驴拉着一个嘎吱嘎吱作响的木架子车,车上拉着一个圆筒水箱。车轱辘压着车辙,来到那个只有三排胡同的小地方,停在胡同口。各家各户都拎着一个水桶出来接水。当然,家里的水缸是打不满水的,水够吃一天的,只等第二天继续接水。
不知什么时候,大队给大家打了一口井。赶车人,毛驴,水车退出了我们的生活。
那口水井在另一排房子前,那排房子里住着一些从“劳改队”出来,又无家可归的人。水井离我家大概二三十米远。
确切的年纪不记得了,怎么学会的挑水也模糊了,就记得肩膀担着扁担,两头各挂着一个铁皮水桶,我跟姐姐轮换着挑水回家。家里一口大水缸,一口小水缸。大概四五挑水,两口水缸满了。
那口水井的水,如果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在太阳底下晒上半天,就从无色变成铁锈红了,水面上还漂着一层发着七彩颜色的东西。所以,两口水缸的作用就是沉淀水,沉淀后的水,是晒不红的,什么原因,我不大明白。这口水井,供养着我们的生活。
冬天,压水是最困难的了。要从家里带上一水桶底的水———引水。把井把放进水井,然后倒上引水,快速压上一阵,水井里的水就出来了。铁质的井把,冰凉冰凉的。压水的人多了,井周边就是大片儿的冰了,冒着被摔倒的危险,我们小心翼翼地担水回家。三四天光景,不知谁把井边的冰凿平整了,开心好一阵,可以大摇大摆走路,不必小心翼翼了。
还有好玩的就是那时候好像没有几家的水桶是不漏的,一路走,一路洒,挑回家的,总比洒得多......
后来邻居家都陆续在自家院子里打了水井,再也不用挑水了,我们家是没有水井的,还是过着挑水的生活。
记得有一段时间,忌讳这口红水井,姐姐学会了用自行车驮水。在“28”自行车后座上捆好一块木板,木板用铁丝结实地捆绑在后座上,木板两边开个槽,放好水桶,出发。当然,“白水井”离家也更远了。姐姐骑车驮水离不开我,我的作用很重要,坐在自行车前横梁上,保持平衡。这样骑车驮水的日子,不记得持续了多久......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那口井还在不在,还有没有人压过它,流出来的水是否依然会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