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而且,还用上了“折节下士”这样的词语,姿态放的很低。
这也正常,何氏此时只是贵人,他也不过一太守,而杨明作为杨家潜在的新家主,不是他所能比。
“遂高兄博学多才,若能为胶漆之交,自是再好不过。”杨明同意了何进的邀请。
这就是穿越者福利,在别人眼里何进出身微末,但在他眼里可是何大将军。
于是乎,等何进走后,杨明便去找了一趟杨赐,向他举荐了何进,并且给予极高评价。
杨赐虽不可能说当即表示收人,但也已对何进有了很好的印象。
等又过了几日,杨明又亲自带着何进拜访了杨赐,一番交流之后,杨赐对何进的经学和品性也大为赞赏。
原本以何进出身,杨赐很难看得上他,即便他再苦读也无济于事,或者至少也要等到何氏成为何皇后之后,才有可能成功。
但如今这一切因为杨明的引荐而得以改变。
站在杨明的角度,他提前了这一事件,而站在何进角度,在不知道何氏会成为皇后的情况下,杨明这是助他跨过了不可能越过的鸿沟。
胶漆之交,浅了。
怎么也得是管鲍之交!
……
而在帮助何进拜师杨赐后,杨明并未像何进建言的那样等到经学之争过去才去郎署报道。
恰恰相反,他提前结束了自己的郊游之旅。
然后,他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修书两封,让张辽带着前往弘农。
一封是给此时在弘农掌管族中事宜的叔父扬众,让其安排张辽的衣食住行。
另外一封则是给到昔日“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望其收张辽为弟子,传授兵法。
张奂出身凉州敦煌,在边郡屡立战功,威望卓著,延熹十年派遣司马尹端、董卓平定羌乱,得以举家迁到弘农。
后来因二次党锢之乱时,被曹节所诈,率五营士平定了窦武,悔恨之下心灰意冷,便辞官归弘农不问政事,讲诵儒经。
杨氏为弘农望族,张奂又研究今文经《尚书》,自然与杨氏交好。
杨明尚在弘农之时,还曾主动拜师研习兵法。
如今张辽已通读《接要》,有了一定的兵法基础,张奂自然也会更愿意接纳他。
第二件事,便是他自己拿着公车署换来的文件前往郎署报到。
此次论经是朝堂之争,一介白身可没资格参与其中,他得先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