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都市言情 / 天下无局 / 第3章 半残王右军紫金砚(1/3)

第3章 半残王右军紫金砚(1/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到了出租屋,女人帮我把东西搬进院子,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
  当下,我把总共十二捆旧书挨个打开,在一部分半月谈杂志中,找到了十二张书签。书签是花梨木制成,半尺长,一寸宽,镂空雕花,美人婉然,异常精致,散发出淡淡的原木芬芳。
  其它的书册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空空如也,毫无异样。
  我把砚台擦洗干净,摆放在台灯下。
  砚台的左下角,有个楷体的签名。
  上半部分已经残缺,只剩下半部分,是一个草体的“之”字。
  砚台擦洗干净之后,不是汴梁城古玩行最多见的端砚,而是琅琊金丝砚,也被称为“琅琊紫金砚”。
  据史料记载,琅琊紫金砚始于唐,盛于宋,距今有千年之久。
  北宋大书法家、画家米芾对琅琊紫金石早有赞誉,称紫金砚为“人间第一品”。
  琅琊紫金石属沉积岩,硬度3至4.5摩氏度。
  品质以色如马肝为最佳,断面如蜡,银星闪烁,油光温润,发墨如油,既不损豪,也不滞笔。
  这块砚台目前的色泽,就是准确的马肝色,是紫金砚中的极品。
  无论砚台品质如何,这半个签名的“之”字,来历更大。
  跟随姐姐游历天下事,我看过很多欧美私人博物馆里的藏品,很多都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
  文末签名,都是“羲之”二字。
  这半个签名,可以肯定正是“羲之”二字的一半。
  “可惜,可惜……如果是品相完好的王羲之签名紫金砚,至少超过五十万元。如今缺损至此,最多只能值五万了。”
  我之所以惋惜,一方面是因为宝物价值损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物流落民间之后,明珠暗投,暴殄天物,如果没有一双慧眼,这块宝贵的砚台,最终也要变成垃圾堆里的一块破石头了。
  再好的东西,在小马路这地方也卖不上价钱。
  第二天上午,我带着砚台去了二马路,连走了几家,最后进了名为“文房斋”的店铺。
  这家店铺的柜台后面是女店员,旁边私人茶室里坐着的是女掌柜。
  跟女人打交道,对方黑吃黑、诈唬的机会比较小。
  以我的江湖阅历可知,女坏人跟男坏人的比例,在这个世界上是十比一。
  我打开塑料袋,又揭开了两张旧报纸,才把这个残破的砚台展示出来。
  女店员扫了一眼,有些失望:“先生,这个我们看不好,您还是再走一家吧。”
  “看不好”是古玩行里的行话,跟江湖唇典相近。
  倘若卖家说货绝对是好玩意儿,而买家看出破绽,又要顾及卖家的脸面,会说“看不好”。
  我没有抱怨对方的意思,毕竟这是块残砚,又是汴梁城不多见的琅琊紫金砚,女店员还年轻,眼力不够火候,看走了眼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把砚台重新包起来,无意中向侧面墙上扫了一眼,看到满墙都是木雕。
  现代木雕工艺已经发展到极致,全部采用激光机器,精细度极高,连古代仕女的头发丝都能雕出来。
  据说,东阳木雕已经远销欧美,享誉全球。
  我看到木雕,就想起了从旧杂志里找到的书签。
  机器雕刻比人工雕刻精细,技术上远远领先,但却没有神韵。尤其是雕刻人物的时候,人工雕刻的“仕女”是活的,而机器雕刻的“仕女”是死的。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