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汉代官职大到小文官排序
太尉:管理军事;到了西汉汉武帝时,废除太尉设立大司马,到了东汉光武帝时,又废大司马为太尉,职责不变,依然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职责不变。
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到了汉成帝绥和元年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建平二年,又改为“御史大夫”,之后又把御史大夫改叫大司空。职责改变为“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
三公:太尉(军事)、司徒(行政)、司空(监察和营建)。
九卿分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少府、大司农、宗正
太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
光禄勋:负责皇帝禁卫;
卫尉:负责皇宫守卫;
太仆:负责皇帝车马;
廷尉:负责司法;
大鸿胪: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
少府:负责皇帝财政;
大司农:负责粮食和财政;
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二、汉代官职大到小武官排序
太尉: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削弱三公的权利,三公变得没有实权只是荣誉的象征。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和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三国时期,各国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
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一般在三公之上,秩万石。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品秩同大将军。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两级:大将军和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卫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前后左右四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汉朝时并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列于上卿。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列于九卿,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
前将军关羽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中郎将:由于将军并不是常置,有战争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如五官中郎将、虎贲中朗将、羽林中郎将。汉末三国时期,有军功的人越来越多,太多武将被封为杂号将军,杂号将军也是将军,中郎将在将军之下,所以就成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汉汉末三国时期,有军功的人越来越多,太多武将被封为杂号将军,杂号将军也是将军,校尉比中郎将还低,也就成为了最低级军官的职位。除了特殊的八校尉:汉武帝设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汉末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