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研一那年,素有书呆子之称的李坛在图书馆意外拾到一本笔记。
没姓名、没电话、没地址。这本“三无”笔记让李坛皱起了眉头,正准备把它交给图书馆门卫的李坛在空无一人的图书馆门卫处百无聊赖,他翻开了第一页。
心中一怔。
他找了一块台阶慢慢的坐下,认真的阅读起来。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曾经用这句话来评论玛丽·安托瓦内特,但是,无独有偶,两个玛丽在不同时期以同样的方式为冰冷的政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相对于路易十六的赤字皇后的一以贯之,我反而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复杂多变的苏格兰玛丽女王更为合适。
第一次看到斯蒂芬·茨威格这本书时我眼前一亮,那大篇幅的心理描写让我拍案叫绝,作者是如何以一个男人的身份用女人的角度来刻画这个传奇女王的辉煌与涂炭,大起与大落,那细若游丝的每一份焦虑与无奈,善意与邪恶,计谋与救赎都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这个悲剧的女人就在我眼前,拿起羽毛笔,在书写自己原本应该偏安一隅最后却活生生被自己搞砸了人生。全书出现人物很多,那些长袖善舞的贵妇、那些翻云覆雨的政客、那些隔岸观火的教宗、那些与她相爱相杀的丈夫们,衣香鬓影也罢,刀光剑影也罢,从开始到最后,不过是两个女人,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与苏格兰的玛丽。
斯蒂芬最妙的地方,从两个女人各自的角度来勾画完玛丽斯图亚特悲剧的一生,这种写作手法让我想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笔下的《达洛维夫人》,历史的评判难免带着偏激的色彩,要么是成王败寇,要么是非黑即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谁对谁错的较真,斯蒂芬极为罕见的没有把伊丽莎白置于刽子手这个位置。这个不可一世的童真女王,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如同镜子中的玛丽女王一般的相互存在,她让我们看到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为权而活与为爱而生的区别。这两个女人就像同一家超级市场同一个架子上两堆背靠背的红糖白糖,从来都知道彼此的存在,她们靠着书信或虚伪、或真情相互试探你来我往,虚与委蛇,当繁华逝去、尘埃落定之际,她们之间依旧留着9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以一种尴尬的姿势得到了谅解与平静,即使是死亡也终究是换不来一面之缘。
之所以说伊丽莎白是玛丽女王的镜子,是因为她让我们有幸的看到了如果玛丽女王理智的选择或许可以走向怎么样的一种人生。正如斯蒂芬所说,无论是玛丽的悲剧还是伊丽莎白的成功固然有性格的因素,但是多多少少与他们早年的经历有关,对于玛丽来说,出生六天后即位为苏格兰女王。在5岁时被送往法兰西,身负婚约的她在法兰西生活、长大、接受教育,生活奢侈稳定。她是法国王宫的宠儿,对于她来说,一切都是这么得来全部费功夫,她又怎么可能把隔海相望的私生女放在眼里呢?在她受到了法国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的时候,伊丽莎白正在一场接着一场的政变中苟延残喘,3岁就目睹父亲杀了母亲,沦为私生女的自己接着丧父,目睹亲人一个接着离开自己后,被亲姐姐投入死牢,战战兢兢的在监牢里度过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她知道一切得来不易所以分外珍惜,她知道男人永远不会真心待她,她知道理智和权力能带来一切,爱情是什么,爱情是政客的奢侈品。
而这一切对于玛丽女王,却弃之如履。她只要爱情,斯蒂芬·茨威格最让人惊艳的一笔莫过于将两个女人面临同一种危险时的表现进行深刻的比较。在同样暗杀配偶的丑闻中,伊丽莎白选择毁灭爱情来成就自己,而玛丽选择成就爱情万劫不复,面对性侵,伊丽莎白选择保持理智明哲保身,而玛丽却放纵欲望一错再错。即使是她们最毁灭的时刻,她们依旧形象立体,如同天上的太阳与月亮一样,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死亡,一向是激情澎湃的玛丽选择从容赴死,而一向冷静犀利的伊丽莎白却表现出她原本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恐惧与脆弱。
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这是俩个女人的一生,让我们在回头看一眼这个精彩夺目又令人痛心疾首的女人,她是女王、她也是个荡妇、她高贵典雅、她也卑微到了尘埃,她爱过、活过、也疯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