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实我很感谢你分享给我的伍尔夫的书籍,出于对这个女作家的好奇,我查阅了她的生平,我惊讶的发现有些地方我们极为相似,唯一的区别只是对她施暴的那个人,是她的亲哥哥。徐志摩曾经客观的评价过罗曼·罗兰,为什么他要这么细致的描绘大人物的苦难
“不快活的朋友们,不要过分的自伤,因为最伟大的人们也曾分尝味你们的苦味。我们正应得跟着他们的勤奋自勉。假如我们觉得软弱,让我们靠着他们喘息。他们有安慰给我们。从他们的精神力放射着精力与仁慈”
我想那一刻,我仿佛在伍尔夫怀抱里得到了一个安慰的吻。
说点开心的事吧,书籍分享的事按照你说的办,近期我会去拿钥匙。我推荐你看这本《童年》,希望你不要因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的私人关系,对这本书有所排斥。
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他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童年》最后一页停笔时,这个从来对自己相貌都不满意的伯爵开启了自己的写作之路,这本书的名声超越不了《战争与和平》,构思也无法与《安娜·卡列尼娜》媲美,对人性的反思根本无法企及《复活》,但是这本被定义为处女作的自传体小说曾经让一个宫廷御医的女儿读的泪流满面,她叫索菲亚·别尔斯,后来的托尔斯泰夫人,一个只有读者高兴诽谤她时才会想起来的女人。
这被托尔斯泰视为缪斯女神的女人在这本书里看到了托翁自己的影子。
托尔斯泰几乎以一种回忆的语气描绘出小主人翁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他以一双单纯的眼睛和热烈的感情环视自己的贵族之家,它温馨细腻,却又貌合神离。
父亲仪表堂堂风流浪荡,对待母亲谈不上温柔多情,从餐桌上对母亲的戏弄来看,甚至这段势均力敌的贵族联姻谈不上什么尊重可言,但是母亲却真挚的爱着父亲,爱的装聋作哑,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父亲才认识到她的重要性。
仆人们形形色色,这里有愿意忠心的为母亲去死的老奶娘,也有忠心的为了父亲的利益侵占母亲财产的农奴,这里有真切关切孩子的家庭教师,也有在母亲葬礼上中饱私囊的仆人,托翁把整整一章留给了濒死的老乳母,当老乳母拿出收藏的外祖父军装时,谁又不会为这这个只为了报恩甘愿一辈子做农奴的女人肃然起敬呢?
你在这本一天就能看完的自传体小说里,看到了最不可能看到的影子---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