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是头忙赵师傅。”
......
几个人喝着,谈着,唠着,酒桌的气氛很热闹,也很和谐。张贵不时地对地桌上的人们大声地让着喝酒与吃菜,最大热情地尽着地主之谊。
“杨老师,王老师,今天是才平媳妇儿家的日子,你们俩......”屯长李清海问道。
“啊,我们俩都和李老师打招呼了,我们俩把礼金让别的老师捎去了,其他老师都去了。还是李老师安排让我们俩来这头的呢,说怕忙不过来。”杨亮回答道。
“才平对象,不简单呢。这还没拜天地呢,就开始向着婆家了。”王云海笑着说道。
“就别夸她了。她是知道我和你们俩的关系铁,才让你们俩来这边的。”张才平也笑着说道。
“该咋地是咋地,李老师人聪明,通情达理啊!”杨亮说道。
“停,别说她了,来杨亮,云海,喝酒。几位爷们,来,我敬你们一口,这我爸在这儿,你们为了我的事没少操心,没少挨累,感谢了。我先喝为敬。”张才平端起酒杯,一大口,就把酒杯喝剩一个薄底了。
“操啥心,挨啥累,这红白喜事,不是一家办的,都得大伙帮忙捧场,是不是。”捞头忙的赵师傅说道。
“对,老赵这话在理。像这结婚,老人(岁数大的人去世)啥地,就得大家帮忙。”屯长李清海补充说道。
“来吧,都端起了,干一个。”李清海提议。
于是,大家又同饮一次。
一场偏席之酒,一直喝到暮色微降。杨亮和王云海才骑车往家回返。临走时,张才平再三叮嘱他俩,说明天早上得早点来,六点半就得到。杨亮和王云海说,你就放心吧,不会误事的。
早在前三天,李春英就和李红家沟通好了:送亲的人数是十五人(包括李红),而张才平家去结亲的人是五人。这里有个俗规:去单回双。车辆都是农用小四轮车。而早在五天前,张才平和李红的结婚的被褥就做好了:四套被褥和四只枕头。
接下来的不是一夜无书,而是一夜有书。偏席结束,两个大厨还有张家本家打下手的两个帮厨,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就又开始了劳作。什么灌肠,烀肉,压焖子等等。厨房的工作一直进行到晚上十点半多。这期间,张才平的父母,捞头忙的赵师傅,还有张才平的两个亲叔叔在张家的东西屋唠嗑陪伴着。其他的人们就都在八九点钟陆续睡下了。张才平自然没睡。他没睡,一是出于礼貌,二是精神兴奋,根本睡不着。不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吗,就是这个意思。
晚上十点五十多,厨房的准备工作宣告结束。之后,张家的几个主要人物又陪着厨师和捞头忙的赵师傅又摆了一桌酒菜,喝起了酒。这回的下酒菜数量不多,仅仅六个菜,但道道是精华。什么凉拼,血肠,肥肠,拆骨肉等。这顿酒喝的时间不长,二十多分钟就喝完了。因为此刻,几位厨房的师傅都很疲劳了,已经很困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