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吾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后世白居易的名篇被信口拈来,四个念大悲咒的和尚不知何时齐声相合,诵读的却是这后世诗文。
文搏气势暴涨后真如面对上古洪流时的倚天支柱,魔种怦然作响有如实质在众人心头敲响,他似乎随着宋缺斩来的刀影随波逐流,却又选中了一处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冲垮的堤坝立身处世,然后借助那倒插入地的钢枪遏制住了宋缺以湘君与湘夫人掀起的怒涛狂澜。
“这、这是如何做到!”身处军中,李天凡原以为文搏在这一招之下必死无疑,谁知对方莫名其妙的在绝境中忽然爆发出绝强的反击,更离奇的是抽空念了一首诗,然后就把宋缺恐怖到不可思议的招式止住。
王通却目瞪口呆,作为北地大儒他怎么可能不知晓宋缺刀招取自屈原的《天问》?其中“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一句对身边这帮粗鄙武夫来说深奥晦涩,可内在含义在王通听来无比直白。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神话思维里,认为万物皆可转化,不但人与兽可以互变,动植之间,鸟兽之间,有生与无生之间,也能相互变化.鲧就曾在死后神魂化作黄熊。
《天问》中的典故说的正是尧帝由于鲧治水九年不成,在羽山把鲧杀了,尸体三年不烂,尧听说后不放心,又派祝融拿着“吴刀”剖开了鲧的尸身,从他的肚子里出来个小孩,就是禹。
鲧被剖开之后,尸体抛入“羽渊”。在水里鲧化成了“黄熊”,而禹变成“虬龙”入水,把他父亲鲧的尸首,驮到了岸上,入土为安了。于是便有了屈原询问在哪见过背负熊游泳的虬龙之问,宋缺以此为刀招看似化用上古洪灾的恐怖景象,实则在质问文搏面对这等情况如何处置。
因为如今宋缺占据河南,当然明白黄河决口带来的灾情何等严重,虽然经过东汉王景治理足有数百年未有大的决口,可是水患依旧不停。
据记载隋朝国祚不过三十余载,可是开皇十八年,河南八州大发洪水。隋末山东、河南一带发生了几次特大的水灾,令本就因为三征高丽苦不堪言的两地再也支撑不住,义旗高举从此天下大乱。可以说河南是遭受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宋缺感同身受便有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