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都市言情 / 大明的年代 / 第4节(1/2)

第4节(1/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样也好啊,春秋注我,我注春秋!
  朱厚心中不由思绪万千。
  不过一想到马上就能即位称帝了,此时内心也不由飘飘然,血脉贲张。
  皇帝啊,我朱某人也有今天。不过还未等到片刻,朱厚同学的心中就开始大骂不已了。
  
  奉天殿,酉时。
  身穿金黄衮服,头戴青玄赤黄冕冠的朱厚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排班而列的文武大臣,内心腹诽不已。
  在大明当个皇帝真是不容易啊,他如同木偶一样被折腾了整整一天。
  不过有一说一,这龙椅的触感真是不怎么样啊,整天坐在硬梆梆的金子上面这谁受得了啊!以后得想办法弄个真皮垫子,这样坐着才舒服。
  不知道群臣如果发现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他们寄予厚望的朱厚同学脑袋瓜里现在想的竟是这些,会不会气的吐血三升,当场掐死他,另立新君。
  无怪朱厚吐槽,他实在没想到古代即位称帝的礼仪之繁琐,实在令人发指。
  一直等到了正午时分,接驾队伍才开始从大明门进入帝都,然后派遣礼部官员告祭各宗庙:先帝龙驭上宾了,又多了一个后辈来陪诸位了,大家可以在下面乐呵乐呵了。
  接着又根据礼法,先去仁寿宫朝见了便宜皇伯母张太后。或许是年龄大了,亦或许是见到与先帝相似的面孔,张太后勉强振作精神训诫了朱厚几句,就示意朱厚退下了。
  对于这位一生辅佐孝宗皇帝,开创了“弘治中兴”大好盛世的贤良淑德张太后,朱厚心里除了尊敬,更多的是怜悯。
  是的,怜悯,纵观这位母仪天下的太后一生,很难不令人生出恻隐之心。
  这位太后一生共育有两子一女,但仅先帝一人得以成活,还是一位恣意妄为的主,并且也只活了三十一岁。
  而她的晚景更是凄凉,为了两个攫取民利的弟弟,甚至跪地恳求小心眼的熜哥加以宽宥,最终忧惧而亡。而她一死,熜哥立马就诛灭了那俩兄弟,不得不感慨熜哥的性情薄凉!
  虽然这位太后纵容自己娘家的俩兄弟肆为奸利,不过瑕不掩瑜。
  “母仪天下”或许是对她最好的诠释,朱厚回想起张太后已然苍老的面容,心里感慨不已。
  等太后薨了,那俩兄弟就是她给自己留下的金融大礼包,如若哪天朝廷揭不开锅了,抄了他俩就有钱了,到时候自己还得感谢她。
  
  不过想起张太后苍老的面容,朱厚心中不由一软,留那两兄弟一命便是,朕只要钱不要人。
  略作感概后,朱厚一行又来到天安门祷告,祭祀天地,与天地沟通:之前的皇帝宾天了,现在到我做主了,大家给个面子,意思意思,风调雨顺什么的都安排着走。
  祭祀完天地之后又开始祭祀鬼神,一个动作不得不僵硬的重复几十遍以上,而且你还不能休息或者敷衍,满朝文武都盯着呢,敢乱来口水都能喷死你。
  等到天都要黑了才堪堪来到奉天殿,让朱厚同学啼笑皆非的是,都这个时候了还要进行一番“三辞三让”的戏码,最后再“勉从所请”。
  这样才显得新帝孝顺敦厚,不慕权利。
  
  看来自己在塑造良好人设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了啊,朱厚无奈的苦笑道。
  杨廷和望着龙椅上的小皇帝,心中也不由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重担。
  这三十七天总揽朝政的权臣生活,看似风光无限,临危受命,扶大厦于将倾,表面上谁人不称道一声“公忠体国”。
  但谁又知道自己内心的惶恐不安,如履薄冰,这其中的辛酸不足与外人道也。
  满朝文武在这新旧更替之时谁也不敢轻易冒头,整个大殿中的人各有各的心思。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